美國七月份消費信貸增長177億美元,增幅為兩成一,較市場預期為佳,亦是今年以來第四度錄得增長,連同其他數據綜合分析,反映美國經濟在未有任何量寬措施的支持下,自發性復甦的動力正不斷增強。
美國消費信貸勝於預期,反映不論信用卡貸款或是學生貸款,均錄得增長。近月公布的個人開支、消費者開支等均錄得不俗升幅,這解釋到為何美國就業數據可連續三個月高於聯儲局所定的平均標準。至於美國經濟在次季經最後修訂後只有1.1%的增長,可能受製造業表現欠佳的影響。八月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僅錄得51.4,為半年來最差。
美股造好推高財富效應
雖然市場相信聯儲局九月加息機會已顯著減少,但並不代表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增長的前景已失去信心。誠然,比起歐洲各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來說,沒有量寬刺激,美國仍可實現自發性復甦,實在難能可貴。
美國步向十一月份的總統選舉前,看不到有任何因素會令經濟突然失速;況且,美息雖然偏低,美國企業盈利亦受強美元的影響而一直下跌。但是,由於美國股市近期屢創新高,反映科技股表現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亦同樣相繼破頂,相信這方面所引發的財富效應,將可推動美國消費者開支進一步增長,同時消費信貸亦會持續增加,從而使整體經濟增長可看高一線。
事實上,在強美元的拖累下,不論是美國的出口或是企業的盈利皆受到影響,但隨着美元在次季尾開始轉弱,美元兌日圓等主要貨幣又持續回落,相信美國企業的盈利將會錄得改善,而美國出口貨品的競爭力亦會加強,令GDP的增長率得以提高。
雖然不能單靠一個消費信貸來判斷美國經濟的好壞,但在現今全球各地信貸萎縮和投資者信心低落的環境,美國消費信貸錄得增長確是一個不俗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