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都想「望子成龍」,若真有子如香港影星成龍,做父母的是否應引以為傲?
我第一齣看成龍的電影是《蛇形刁手》,那時的觀感也沒什麼特別,總之就是得意有趣,打鬥精彩。對成龍的首個良好印象,應是其後的《醉拳》,喝醉之後打出的招式,生動活潑,而且成龍的角色也有戲劇效果,令觀眾感受深刻。很多年之後,我才知道那個打醉拳的角色是黃飛鴻,該人物是硬橋硬馬的洪拳宗師,其實不應該打出陰柔的醉拳功夫。我逐漸明白這就是藝術創作,只要不是與正史相違,也就無傷大雅。
其後,成龍去美國荷里活演出「西片」,在《炮彈飛車》與當年的紅星畢雷諾士一同擔任主角。然而,畢竟那是西方人導演的電影,成龍即使打得燦爛,也不容易真的吸引美國觀眾。
我覺得真正令成龍事業起飛的電影仍是「港產片」,《警察故事》便是其代表作。雖然每集故事的情節大同小異,但是成龍飾演的警察,永遠嫉惡如仇,大義凜然。他代表的是正義、百折不撓,以及忠肝義膽。該角色有別於香港警匪電影流行的「卧底」警察,為成龍建立了英雄形象。
雖然成龍的私生活也有污點,令他近年來的名聲不及盛年時代,但這也是正常不過的情況。成龍表演的功夫雖然花巧,但其實也是真拳實腿。當年在他的電影播映完畢時,總會繼續播出一些拍攝花絮,可以看到他拍攝時不少受傷場面,令人慘不忍睹。為此,成龍作為首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香港人,確是香港電影界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