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內地一個地級市擔任交通局長,上任五年來,他可謂事事小心:不准親屬參與這個市的交通工程投標;不許家人為別人延攬工程;不接受老闆的請吃請喝,更不收紅包;不向周圍的人透露自己的個人愛好……朋友說:「這個市前面三任交通局長都因為腐敗倒下了,我不想成為踏進監獄的第四任。」
朋友是一個智者,他懂得在別人摔倒的地方巍然屹立。
想起我老家的第一牛人曾國藩。曾國藩出身耕讀之家,沒有任何過硬的背景,到北京去為官,還要靠向親友「打秋風」才能湊齊路費。他的智商也只有中等,秀才考了三次,最後只是考到了同進士。然而,居京期間,卻十年七遷,連升十級,身兼好幾部的侍郎,最後還位居一等毅勇侯、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曾國藩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在別人摔倒的地方巍然屹立。清代官員工資很低,官員收受賄賂成為家常便飯,有人因此被罷官甚至被殺頭,曾國藩做了那麼多年的官,湘軍又是自募經費,過手的軍費高達數千萬両白銀,他想撈個二、三百萬両銀子實在易如反掌,然而,曾國藩非常清廉,逝世時家中僅有銀子一萬八千両。攻克太平天國後,曾國藩權勢達到了一生的頂峰,幾乎可與朝廷抗衡,其部下、朋友、弟弟都勸他做皇帝,但他堅決拒絕了,還寫了一副有名的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表白心跡。歷史上,將領立了大功反叛朝廷的不乏其人,但真正成功的沒有幾個,曾國藩不為誘惑所動,結果自己和家人活得平平安安。
一個人當然需要有一種自己摔倒了爬起來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摔一跤,就永遠趴到了地上,你哪怕懷有再多的才情,最後也是一個被人看不起的廢物。不過,人的一生,什麼都要自己去經歷,聰明的人一方面能夠從自己摔倒的地方爬起來,另一方面又會關注別人的生命軌跡,別人做得好的,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學;別人做得不好的,該另走一路的,他們會避免同蹈覆轍。
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不是官位、金錢、名氣,而是超出別人的見識。有了見識,才知道什麼地方是命運的坦途,怎麼走都沒事;什麼地方是生命的深坑,你只要伸腳一定會掉下去。其實,那些一生平安的人不是沒遇過可以摔下去的坑,只是他們懂得躲避,既躲避自己碰到過的,也躲避別人碰到過的。
想在別人摔倒的地方巍然屹立,還得學會控制個人的欲望。世界上所有的坑最初都不是以坑的面目出現的,而是會飾以芳草美人等讓人動心的東西。你心中只有利益,什麼地方有好處就衝向什麼地方,你碰到的坑就會很多,別人摔過的地方,你會重複去摔。你沒有過多欲望,內心只盯着既定的目標,逢溝架橋,遇水造船,掉進坑的可能性相對會少些,即使偶爾遇到了也能及時躲開。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是孔子說的,非常正確。只是,有的人是正面的老師,有的人是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