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健康是一場持久戰,必須念在茲,時候儆醒,尤其人到中年。認識一個久居美國的朋友,算老華僑了,衣食無憂,生活安定,四十歲左右,體重猛增到二百五十磅,走路都顯得笨拙不靈。
他的中學同學告訴我,這個同學當年在校可是運動第一把手:田徑接力賽,總是跑最後一棒,體能特佳,衝刺力強。此外,游泳與籃球,都是校隊領軍人物。
他現在連走一步路都懶,只愛美食。他曾立定心志去參加減肥班,不到十天就放棄,理由是天天吃白煮蔬菜和淡而無味的白雞肉,實在受不了,還要高強度的運動量。
或者說:他原是運動好手,為何會抗拒運動呢?
人有一個慣性,當身材纖瘦時,很容易就動起來;當體重到達某個限度,有如上百磅重擔,每動一下所需的能量都倍增,上幾步樓梯就氣喘,運動變成難事。沒有超強意志驅使,寧願癱坐沙發看電視,吃花生和薯片,飲含糖飲料,天天如是,情況當然更加惡化。
在體重加增時運動,不如在苗條時保持運動,千萬不要停止。
所謂減肥,大多是在不得已時而為之,結果當然以失敗居多。
不應為了外形好看而運動,應為了健康而運動,這樣才可一生維持。
運動不重在炫耀速度和距離,更重要的是鍛煉人的意志力、自制力、承受力和自信心。大公司不喜歡聘用胖子,不是歧視,而是肥胖往往是缺乏自制的證明,不利於工作效率。愚公移山,從落下第一鏟子開始。如果認為偌大一座山,不可能,那就真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