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西曆九月十五日是中秋佳節,賞月與觀潮是兩大中秋節慶活動,所謂「月到中秋分外明」、「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在此要特別告訴大家的是:今年中秋期間的月亮將更圓大,潮汐將湧得更高更壯觀。
大家都知道,月圓程度與潮汐大小,主要取決於天文因素。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計算並預告,今年中秋期間與月亮及潮汐直接相關的天文資料是:農曆八月十七凌晨三時零五分「望」,農曆八月十九凌晨一時月球過近地點,農曆八月廿二晚上十時二十一分秋分。
人們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而今年中秋的月亮卻是「十七圓」,這是怎麼一回事?
月亮繞地球一周為一個朔望月。月亮處於太陽與地球之間,日月黃經差零度時為「朔」,稱新月,朔日為農曆月初一;當地球處於太陽與月亮之間,日月黃經差一百八十度時為「望」,稱滿月,也就是月亮最圓滿的時刻。「望」不一定在農曆月十五日,往往多在十六日,有的月份甚至在十七日清晨,如今年農曆八月便是。因而今年中秋賞月最佳時刻在農曆八月十七凌晨(八月十六後半夜)。中秋節當天晚上月出雖早,但還不很圓滿。
更為難得的是今年中秋節賞到的月亮還特別圓大,因同是「望」月也有大小之分,這取決於月地距離。月亮繞地球運行軌道是個橢圓形,月地距離在三十六萬三千三百至四十萬五千五百公里(平均三十八萬四千四百公里)之間變化,近時月面就顯得較大,遠時則月面較小,月面最大與最小時其直徑可相差十分之一。
今年農曆八月十九月球過近地點,賞月時月面已很大。
各觀潮勝地和觀潮點,都由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形成。但即使同一觀潮地,每年中秋大潮狀況、壯觀程度也有所不同,這除氣象條件外,主要是取決於天文因素:「潮之興起,隨日而應月。」
大潮可分朔望大潮、分點大潮、近地大潮三種情況。朔望大潮大家都熟知,農曆每月初一(朔日)和月半(望日)期間出現的大潮即是,因日月的引潮力合在一起,潮汐就較平日大。每年春分、秋分期間,太陽處在赤道上空,與月亮接近同一平面,它們對地球的引潮力比別的季節大,這就是分點大潮。影響潮汐大小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月地距離的變化,月地距離最近時與最遠時對地球的引潮力可相差百分之三十九,月球過近地點時所引起的大潮就叫近地大潮。
今年中秋期間上述三個大潮的時間都非常接近:農曆八月十七「望」,農曆八月十九月球過近地點,農曆八月廿二秋分。要知道由於潮汐的慣性作用,朔望大潮的最大潮並不在朔望日的當天,而在其後兩三天內,且分點大潮與近地大潮都通過朔望潮來體現。因而農曆八月十九這天「望」潮與近地潮加在一起,且離秋分已很近,是日將會出現特別壯觀的大潮。又據預測,屆時氣象條件或會來推波助瀾,其前後幾天都是觀潮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