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東湖隨想\繆宇光

時間:2016-09-06 03:16:02來源:大公網

  圖:晨曦中的東湖\繆宇光攝

  差不多每天晨晚,我都要繞着東湖走兩圈。一圈五里路,花上一小時走上兩圈,渾身冒汗,什麼鵡湖春色、含珠瀅輝、南村書堆、塔影垂虹、九龍戲珠……邊走邊看新東湖八景,很是醉人和舒坦!

  東湖地處浙江省平湖市區東側,名為當湖,晉隆安五年改東武湖,又稱東湖,雅名鸚鵡湖,鵡湖,水域面積二十七公頃。

  我從小生長在東湖邊的白地上。曾經在小的時候,不僅在東湖邊洗菜、洗碗、洗衣服,而且還在東湖裏游泳,對東湖充滿了感情。東湖就像我的母親,她的水滋潤了我的肌膚,讓我健康地成長;她的風吹拂了我的肺腑,伴我舒心地暢想;她的美麗景色,就像善良端莊的親娘,永遠印刻在我的腦海中。無論何時,魂牽夢縈,我始終依戀着美麗的母親湖——東湖!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電視機還很稀罕,只在東湖邊上的幾個聲名顯赫的單位裏才有九吋黑白電視機,如輪船公司、市管會等,星期天,我是必去這些單位看電視的,一般的小孩子是不知道的,我也是稀裏糊塗地進去了第一次,後來就熟悉了,經常去看,那裏的工作人員也不管我。

  那時東湖環四周,有輪船碼頭、湖礅(現名為叔同公園)、標準件廠、拆船工地、鑄鋼廠、報本塔,彷彿感覺距離是很遠,擺個渡,還要收一分錢。現在,人們早上或晚飯後,沿着東湖邊走上五里十里,已習以為常,男女老少,邁開腿、甩胳膊,在東湖邊運動成為了人們的一個習慣。

  那時,江南水鄉的交通大都是靠輪船,從縣城東湖到一個小鎮,要開上大半天,不像現在公路四通八達,從市區到鄉鎮最多半小時。現在時間是多了,但人們的心情變浮躁了,以前時間過得慢,人們還不慌不急。時代不同,人們的心態也迥然相異了。

  在東湖邊的叔同公園裏,一座蓮花狀的白色建築物分外醒目,這就是著名高僧弘一大師(李叔同)紀念館。

  李叔同出生於天津豪門,其父李筱樓為清朝名進士,當過吏部主事,後為天津最大的鹽商。其母王鳳玲是浙江平湖人,是李筱樓的第三側室。其父六十八歲、其母二十歲時生下了他,因為他特別愛他的母親,所以一生的籍貫他都填寫的是「浙江平湖」,曾自稱過「當湖王布衣」(當湖是平湖市區的古稱)。

  白色的蓮花盛開在東湖畔,是先賢故鄉的後人對一代大師李叔同和他的平湖籍母親的最好紀念。這對母子將永遠佇立在東湖邊,化為了聖潔的蓮花,凝望着故鄉的發展變化。

  我來到了東湖西岸的南村書堆,這裏有天門、九峰一攬樓、南村書市、十衫亭等景點。

  東湖是美的,這裏海納百川,這裏汲古納今,這裏中外合璧,這裏繼往開來,一個古老而年輕的海濱城市正在不斷發展崛起!

  水天一色,孤鸞飛翔。報本塔歷經幾百年滄桑,鎮邪去惡,護佑東湖。我邁開的雙腳,越加輕快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