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在樓下遇到了鄰居陳奶奶,只見她滿臉喜色,我便問:「什麼事這麼高興?」她笑答:「兒子過幾天回來看我,在家住一個禮拜。」
陳奶奶已經八十八歲,早年參加革命,性格十分堅強。老伴去世多年,她一個人生活。雖然高齡,但她腿腳還利落,老幹部中心舉辦的活動,她還參加不少。家裏就她一個人,幾次找小傭人幫忙料理家務,但她又覺得傭人所做不合她的心意,而且更操心,乾脆又辭掉。她的兒子在國外,工作很忙,不能常回來,但她心中還是期盼着。
幾天後,陳奶奶的兒子終於回來了,母子相見分外親。兒子帶着母親,檢查了身體,買了衣服,還吃了烤鴨。每次見到陳奶奶,都看到她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不過一個禮拜很快過去。
在我住的這棟樓裏,類似陳奶奶的情況不只一家,還有李奶奶和張奶奶等。她們的兒子或女兒雖在北京,但平時工作忙,也很少回來,只能等到周末,因此她們十分盼望周末到來。每到星期五,就看到她們拉着車去買菜,為孩子回來做準備。她們雖不像陳奶奶那麼大年紀,但也都七十多歲。拉車買菜,對她們來說,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不過她們的臉上,還都堆滿笑容。
周末孩子們回來,一家團聚,自然是十分高興的事,老奶奶們再累也心甘情願。何況孩子們回來,還能幫着做不少事情。特別是隔輩人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長大,老奶奶們看着,更是打心眼裏高興。有時周末,孩子們還開着車,接老奶奶去外面餐廳聚餐,熱熱鬧鬧吃一頓飯。不過周末一過,老奶奶們就又冷清下來,或一個人在家,或與老伴兩個人。他們又盼望着周末快點到來。
一個星期後,我見到陳奶奶,她臉上的笑容已經消失。還沒等我開口,她就對我說:「兒子已經走了」,說罷愁容爬上她的面頰。我真不知對她說什麼好,半晌只對她說:「您要保重!」
院裏的李奶奶、張奶奶盼望周末早點到來,而陳奶奶要等幾個月,甚至一年,她的兒子才會回來看望她。
過了沒幾天,聽說陳奶奶住進養老福利中心。原來她的兒子回來,為她作了這個安排。
有喜有憂,這或許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