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陳偉南:高鐵上的望百高齡客

時間:2016-09-01 03:16:07來源:大公網

  「事業成功在於努力,人生價值在於奉獻。」這是香港愛國實業家陳偉南的座右銘。十七歲離開家鄉潮州赴港打拚,陳偉南從底層做起,依靠自己的能力及經驗積累,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事業王國。如今九十八歲高齡的他,精神矍鑠,仍堅持每天上班,每年會搭乘高鐵往返潮州數趟,心繫家鄉建設。日前,這位可能算得上是全中國最年長的高鐵乘客,接受了大公報記者的專訪,將他的「養生秘訣」娓娓道來。/ 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 劉榕欣

  在陳偉南看來,若到了年紀就退休,生活作息和心態會隨之改變,衰老也就會加速。因此,他一直保持年輕時的作息,每天早上九時上班,到公司跟老員工聊公事、話家常。待員工如親人的他從不責罵員工,倘若員工做錯了事,他便會給予引導。六十多年來,身邊只換了三個司機。他說:「學會原諒人也是一種美德,同時也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情。」

  晨運心得編錄成冊

  規律的作息時間和健康的飲食習慣也是陳偉南得以長壽的重要原因。他在分享養生心得時說:「我每晚十點準時入睡,早晨五點則自然醒來,如此作息已五十年有餘。」他堅信生命在於運動,特別是老人家更要多做鍛煉、活動身體,方可保持體魄健康。「我早晨五時醒來之後就會起身開始晨運,以前,每日早晨我會聯同一班同好晨運的朋友,由保良區作為起點,行經樂活道至渣甸山頂,大家同心協力自行修建花園晨運、喝茶,已有四十餘年,直到最近二、三年才停止上山頂,但每天仍會堅持在住處樓下的小公園持續做一個半鐘頭以上的運動,七時左右會結束運動回家吃早餐。」

  他將自己的晨運心得編錄成冊,取名為《陳偉南精選晨運名言錄》,冊內亦提及:「起居有時,作息有定,飲食有節,注意營養,運動有度,散步戶外多吸新鮮空氣。心存達觀,氣血循環,睡眠充足,排便通暢,活絡舒筋。快來晨運,保持健康。」

  飲食清淡堅持戒煙

  談及飲食,陳偉南介紹飲食清淡非常健康,自己平時很少食用肥膩的肉類食品,多以魚類和健康蔬果為主食,對煎炸類食品更是敬而遠之。他說:「我年輕的時候也抽煙、喝酒、熬通宵,但後來發現這些生活習慣均對生活無益就慢慢改了。先是戒煙,再減少飲酒,到現在生活規律,早睡早起。」

  被問及戒煙經歷,他笑稱:「我父親抽煙抽得厲害,我受他影響,十三、四歲時就開始抽煙,因父親習慣抽的是中國熟煙,而朋友送給他的是洋煙仔就給我抽,到了二十來歲的時候也是有煙癮的。但後來成家了,也明白要愛惜身體,便下定決心把煙戒了,堅持很重要。漸漸地,酒也喝得少了,現在也只是偶爾喝點紅酒,權當品嘗而已。」他當時同一個朋友一起戒煙,「我朋友嘴上說要戒煙,卻還捨不得把煙扔了,時不時地拿出來聞,還自稱要循序漸進,果然後來就沒戒成,我就不一樣了。」他表示自己做人的原則與戒煙時的態度是一樣的,不做則已,要做的事就必定會全力以赴、堅持到底。

  興學育才逾三十載

  年少離鄉赴港打拚數十載,陳偉南終於建立了自己的實業,在香港的激烈競爭中打出名堂,但他的桑梓情懷並沒有被掩蓋,心心念念家鄉建設。他說:「我的家鄉當時很窮,我們的村莊靠近山區,交通和資訊都不發達,村民們大多世代為農。所以當時村民的平均知識水平並不高,大多都不懂得做生意。沒有錢,就很難有很好的發展。」三十多年來,陳偉南在沙溪故里先後捐建了幼兒園、中小學校、衛生院、自來水廠等機構設施,對母校韓山師範學院(舊稱:韓山書院)的捐資,亦不遺餘力。

  他說:「如果我不來香港,我會在家鄉做一名教師。」他心繫學校,談起學校對他的影響及學校老師的教導,充滿了感激。他為母校捐款捐教學樓,時時關心學校的發展和晚輩的學業。據了解,到目前為止,陳偉南為母校已累計捐資超過一千三百多萬元。受惠於陳偉南獎教金、獎學助學金的師生超過二千人。

慈善捐款已投過億

  「看到家鄉的孩子們有出息,我特別開心」,他對學校培養的孩子如數家珍:「有一個鄉裏的小男孩博士畢業當了醫生,現在他的姐姐也要去讀博士了。對於學生的培養,我不只是給錢捐助,我會積極參與整個過程,確保這些年輕人不會走上歪路。」

  潮安區寶山中學就是陳偉南獨資捐助的一所中學,於一九九三年創辦,廣東省一級學校,現有學生四千餘名。捐助之初,陳老就積極參與整個建設過程,除卻專業的樓宇建築和教育內容等項目不插手專業人員的安排外,其他無不凝聚着他的心血。

  除捐資建校外,為了讓鄉親得到良好的醫療條件,陳偉南在家鄉捐建了一間醫院。從此,鄉親再也毋須為看病發愁,生病可以及時得到醫治,身體素質也隨之得到提升。此外,家鄉七十歲以上的長者每人每月還能得到二十元的額外補助。迄今,陳偉南前後為各項慈善事業發展已投入了一億多元,並堅持沒有賺取一分錢。

  陳老性格隨和,笑看風雲,時常感恩;待人和藹,心繫鄉親及周邊人;待己嚴格自律。這樣的開闊心胸及美好的性格,為人所尊敬愛戴,並感染着周邊的每一個人,積極向上,互助互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