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教育孩子要耐心等待/嚴 陽

時間:2016-08-29 03:16:10來源:大公網

  孫女已經十五個月大,到了牙牙學語的時候了。因此,我開始教她一些簡單的辭彙和短語,並且不厭其煩。有些失望的是,儘管我花的工夫和氣力很不小,但收穫卻十分有限。就稱謂來說,也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比較熟練,而「外婆、外公」則一概不會,就連發音相對簡單的「阿姨叔叔」也有些勉強。就短語來說,更是如此,她只學會了一個:「游呀游」—那是我帶她到社區附近的風景帶玩,抱着她站在岸邊,指着護城河裏的游魚,反反覆覆念叨了無數遍之後的成果。

  這樣的情況自然難說讓人滿意,更別提欣喜,即便是隱隱有些失望,我以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作為爺爺,我自然很希望孫女具有超強的學習能力,一點就通,一學就會。因為這意味着未來孩子的學習可能較為輕鬆,作為父母在這方面也毋須太過操心;與此同時,作為她的家人,則會因此而多出些許驕傲的理由—我們家的孩子的智商就是不一樣,超聰明、超機靈等等。不過,作為過來人,也就是曾經有過教育兒子方面的經驗教訓的我深深知道,作為父母的心情是一回事,但孩子智力的啟蒙和發展的實際情況則是另一回事。屬於早慧型的孩子有,但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是常態型,也可以說是普通型。因此,做父母的、做祖父母的,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慢慢長大。

  記得差不多三十年前,我剛剛做父親的時候,因為太過心急,讓孩子吃了不少苦:在他十四、十五個月大的時候,我開始了對他進行啟蒙教育,讓他學認字、學識數。但是,貪玩而又懵懂的他對這一切絲毫不感興趣,這讓我有些着急。雖然我從沒因此出手傷害過他,可氣急臉紅、嗓門較大則是免不了的。而我不甚好看的臉色現在想來,給兒子的壓力應該很不小,因為我迄今還記得他那時有些茫然又有些驚懼的眼神。另一方面,我心急、我氣急其實毫無意義,因為到頭來什麼問題也不能解決,而兒子後來開竅之後表現出的學習能力其實並不算差,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在同齡人中顯示出來的學習能力甚至略超他人。

  缺乏耐心,太過心急,是很多年輕人在對下一代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常犯的錯誤。究其原因,跟他們太希望孩子好有關,也與他們這方面的經驗相對匱乏有關。當然,對於孩子生理與心理發育的規律的認識存在欠缺也是原因之一。當我們缺乏耐心、太過性急的時候,可能會做出某些傻事;而這樣做,在讓孩子吃了許多苦頭的同時,也會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我們可知道,孩子成長的過程,事實上與美麗的花兒孕育與綻放的過程十分相似。花兒最美麗的時候自然是它怒放之時,可是,為迎來怒放的這一刻,此前花兒從打朵到含苞、到微露笑容,這一路走來花費了多少周折、花了多少時間?種花之人又經歷了多少辛苦?假如我們缺乏耐心,還在它打朵的時候,就急着把花骨朵掰開示人,那麼,將會是什麼結果呢?

  教育孩子是這樣,世界上其他很多事情其實也是如此。比如說,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無疑是人們十分期待的,因為這意味着人們可以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可以擁有更加舒暢的生存環境,也更加有利於人的自由發展。但是,無論是經濟的發展還是社會的進步都有自身的客觀規律,也需要有一定的過程。太過性急的結果就是可能如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教育一樣,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可能帶來截然相反的結果。所以,耐心等待,等待諸多條件的慢慢成熟,是我們必須學會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