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紅山文化玉器奇特/李英豪

時間:2016-08-26 03:16:18來源:大公網

  我國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器,造型簡樸、古拙而奇特,素來引起考古學家、高古玉器專家、學者和收藏家興趣,不斷地鑽研。

  根據「碳十四」年代數據測定,分布於現今遼寧西南及內蒙古西拉木倫、烏爾吉木倫兩河流域一帶的紅山文化,距今約為五千年至六千年間。出土的紅山文化玉器中,雖以人體裝飾之用為主,但有些幾何形器與動物形器,用途不明,形制古怪。例如曲線流鬯、變化有度的鈎雲形器、獸面弦紋器、獸頭三孔器等,很少用線雕,表面邊緣大多磨薄;鈎線為單道,只勾而無撤。「壓地隱起」部分邊棱多數打磨,鮮見雕琢痕跡。不少這類玉器皆無使用過的蛛絲馬跡;故可能是象徵式之原始禮器或祭器。

  較為人熟悉的紅山文化玉器,應為玉鴞和玉「龍胎」。晚清及其後一些「地下工場」,仿製這兩種形制者甚多,收藏者千萬要留神。

  附圖為遼寧建平出土的紅山文化玉「龍胎」(高十五公分),天然鈣化,色如「雞骨白」。有人稱之為「獸形玦」或「龍形玦」;但其缺口不通(外缺而內不斷)。其造型應是龍尾內捲,與內蒙三星他拉村紅山文化的圓鈎形龍體彎屈如胎相同,可能是溝通人神之間一種原始宗教信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