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從姑娘兒到「絳珠草」/冀北仁

時間:2016-08-24 03:16:00來源:大公網

  在我家鄉冀北山區,有一種草本植物叫姑娘兒,其果實紅紅的,似小一號的乒乓球,有些酸味,有孩子拿來玩,也能吃,但多不愛吃,多入中藥。多而普通的姑娘兒平凡得都不值得描述。但是,姑娘兒卻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絳珠草」,這是紅學家們研究的結果,儘管有點匪夷所思,但也不是沒有一點可信度。提起「絳珠草」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大名鼎鼎的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說,林黛玉的真身就是「絳珠草」。

  姑娘兒有很多名字,比如掛金燈、天泡草、錦燈籠、紅姑娘等等,而且,姑娘兒也不是只有紅姑娘兒,還有黃姑娘兒。因其果實酸甜,姑娘兒也叫酸漿、酸漿果。據介紹,上古之書《爾雅》裏用的就是這個名字,《本草綱目》也稱酸漿,這是姑娘兒的正宗名字。姑娘兒還有一個更文藝更美麗的名字「洛神珠」,是因其果實精巧玲瓏而名。還有人把酸漿稱為紅姑娘兒,是因為一個口誤。明《卮言》記載:「蓋姑娘乃瓜囊之訛,古者瓜姑同音,娘囊之音亦相近耳。」有人說,姑娘兒的老家是東北,但我看未必,因為姑娘兒不僅產於東北、華北,四川、廣東、陝西、江西都出產,更有人下了一個斷言:姑娘兒遍生歐亞大陸。也就是說,姑娘兒太普通了,普通得哪兒都有,只是叫姑娘兒為「絳珠草」的似乎只有曹雪芹一人。

  關於姑娘兒變身為「絳珠草」,有人還專門做過考證。清康熙年間,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寫過一首懷古詞《眼兒媚.詠紅姑娘》,其中有「霞綃裹處,櫻唇微綻,靺鞨紅殷」。而納蘭性德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好朋友,曹雪芹在家中應該能看到納蘭性德的詞。又因紅姑娘兒是「外垂絳囊,中空如桃,子如丹珠」,曹雪芹把這些描述性的文字刪去,縮減成兩個字,就是「絳珠」,為草屬,是為「絳珠草」。如果說這就是《紅樓夢》中「絳珠草」的來歷,我以為還是過於牽強附會了。

  據稱,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也說,大自然中該有「絳珠草」,「絳珠草」不是曹雪芹的憑空杜撰。其隨筆集《歲華晴影》中《絳珠草.文化教養》一文便提到這個說法。只是「絳珠草」是「藝名」,實際上曹雪芹指的是「苦葴草」,即《爾雅》所說的「寒漿草」。周汝昌所言也未必是真實情況,「絳珠草」只是曹雪芹創作的文學植物,現實中或許並不存在。當然,誰也無法斷言。而如果「絳珠草」真是從紅姑娘兒而來,我以為,從紅姑娘兒到「絳珠草」還是因為其果實是紅色的。

  姑娘兒普通但不平凡,從紅姑娘兒到「絳珠草」,那身價可是大增啊。就如同一些明星,可能因為有一個好「藝名」而走紅,身價就能百倍千倍地上漲。從紅姑娘兒變身「絳珠草」,就不普通了,就成了仙草,就能和補天剩下的一塊石頭結下淵源,就能百年同窟,千年同悲。好在世間聰明的人也不少,所謂的「絳珠草」也可能是人參、玉竹、露珠草、石斛,「絳珠草」未必真的就是姑娘兒。這就是文學的魅力,一株「絳珠草」讓多少人研究來研究去,曹雪芹就是不告訴你,你也無可奈何,還樂在其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