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青山灣的變遷\陳天權

時間:2016-08-22 03:16:03來源:大公網

  圖:屯門九逕山下的三聖邨

  位處青山和九逕山之間的青山灣(舊稱屯門灣),原本向內陸凹入,是天然的避風港,吸引許多漁船聚集。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人口激增,政府決定發展衛星城市,屯門是其中一個選址。一九七一年開始在青山灣填海造地,原來的海灣被填成一條明渠,漁船被安排停在避風塘。許多漁民交出船牌,以換取上樓居住,昔日的浮家泛宅風貌自此褪色。

  青山灣畔曾有一條三聖村,青山公路在旁經過,漁民在此出售漁獲。政府發展新市鎮需要清拆該村,經過一番爭取,村民獲遷往老鼠洲徙置區及一九七一年落成的新發邨,並有補償金。其後政府在三聖村旁興建三聖邨,一九八○年落成,安置上岸生活的漁民。由於人口增加,該區又被稱為「三聖墟」。

  昔日漁民子弟要幫父親出海工作,沒有機會上岸讀書。一九七一年港九漁民聯誼會在青山灣成立,會址設於一艘大型船隻,晚上該船用作學校,讓歸航的子弟可以接受教育。另外天主教會亦曾在青山灣停泊一艘類以街渡的船隻,替出海捕魚的漁民託管子女。

  雖然有教會到來傳教,但漁民的宗教思想根深蒂固。他們普遍信奉天后,屯門舊墟、沙洲及三聖村先後建立天后廟,至今仍受漁民重視。屯門對面的大嶼山沙螺灣有一間供奉洪聖大王的把港古廟,亦是青山灣漁民朝拜之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