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捨子記/輕 羽

時間:2016-08-21 03:15:47來源:大公網

  從前在電視看粵語長片,聽過《寶蓮燈》,又或是《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那當然不是什麼歷史真貌,只是民間傳說,甚至是說書或編劇創作的故事而已。

  中國各地戲曲都有這個戲碼。沉香到華山救母,便能大顯身手,在舞台上表演各式絕技,讓觀眾看得拍爛手掌。劉彥昌犧牲次子,放活沉香,便能透過哀怨傷情的唱腔,讓觀眾聽得心酸動容。

  本年度康文署主辦的「中國戲曲節」,便以粵劇《捨子記》壓軸登場,編劇楊智深以「二堂放子」為主要情節,建構成倫理與奇情兼備的神話故事。不過,就如我輩觀眾而言,進場應該都是主要為了尤聲普及陳好逑兩位大老倌。事實上,從前在粵劇戲曲電影擔演主角,至今仍然在舞台上表演的名伶,已經所餘無幾。普哥及逑姐二人,年紀不輕,但仍然寶刀未老。雖然功架並不能與昔日同語,但是唱做感情仍然不同凡響。

  看粵劇基本上都不是看故事。只為大部分劇目不外家庭倫理或忠義難全,最終都是大團圓結局。戲曲藝術精髓主要就是演員的唱唸做打,四功五法。《捨子記》除了兩位殿堂級名伶外,最「搶鏡」的就是飾演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的廖國森和陳嘉鳴。兩個角色可歸類丑角行當,為劇情增添輕鬆氣氛。導演劉洵為演員提供充足指導,令該對丑角演得生動活潑,精靈可愛。廖與陳的身段配合天衣無縫,在近年的粵劇舞台難得一見。假如每次演出都是如此精緻,粵劇便不愁沒有觀眾。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