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書店是生活享受之一,這次在高雄的誠品書店,孫兒們在書店內上課學做公仔,我們則穿梭於一排排書架,忙於選購。台灣書的售價總體比香港便宜,比如小說,打折後每本均價約七十港元上下,而香港的,不管是哪個書店,怎樣打折都要近百元,新書更動輒逾百元。
李嘉誠曾說他從來不看小說,認為看小說浪費時間,也汲取不到學識,但我等俗人,卻是最愛看小說,每上手一本,便心念念放不下,白天忙碌,便夜晚看,半依枕上,就着台燈,深恐影響身邊人,輕輕翻頁,一動不動,哭笑不敢出聲,最多拿塊手絹抹抹擦擦。明知熬夜傷身,卻陋習難改。
說起書和書價,內地是圖書的天堂,普遍僅是三、四十元人民幣一本,只要背得動,可以盡情採購。前不久北京某出版社一位編輯說,內地文學類書不好賣,原因是團購者少。團購是指買方一次過大批量入貨,出版社印數大才會有收益,如果幾本幾本地賣,便賺不到錢。文學類書多而雜,除非是少量精品,一般周轉較慢。
名人效應下,專家、富豪、明星的書最好賣,像某電視台女主持的書,訪談、散文、隨筆、專欄文章……匯成一冊又一冊,每本首版就可印五十萬冊,而名氣不大的作者,首版印五千冊還要賣很久。
常在內地買書,但我很少買孩子讀物,因為簡體字問題,會造成小輩的認字混亂,但買台灣書便不存在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