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工人知識分子/張 泠

時間:2016-08-17 03:16:21來源:大公網

  去年夏天的某日,被在印第安那大學英語系任教的朋友Ben邀去參加讀書會。其餘四位參與者都為男性,大多在芝加哥幾所大學就讀或任教。但有一位六十多歲的先生Marion令人印象深刻。他目光如炬,沉穩鎮靜,有條不紊,讓我想起印度電影《法庭》裏那位人民詩人。原來Marion做了三十五年木匠,已退休。他有大學學歷,喜歡讀馬克思主義和社會學理論,討論理論時常會加入個人勞動和觀察社會的經驗,與其餘幾位學院派不大一樣。他也讓我想起波蘭導演瓦伊達的電影《大理石人》和《鐵人》中充滿尊嚴感的工人階級……Ben後來對我說,Marion積極參與社會運動,也是領袖。他的從容、親和力、勞動階層的經驗令他有很強的能力與人溝通,也為別人尊敬和信服。

  前幾日,離開芝加哥之前去Ben家聚會,再見Marion及其妻子Anne。Anne是芝加哥某醫院醫生,主要治療沒有醫療保險的非裔窮困居民。她說比爾.克林頓執政時期給大醫療保險公司更多利益,如今積重難返,奧巴馬醫療計劃使更多人有醫療保險,但並未真正解決問題(只有一些基本的醫療保障,並不負責嚴重病症,遠遜於昂貴的商業醫療保險),她認為全民有醫療保險是基本人權。我們討論起非裔社區居民健康、教育、安全等問題,非常投緣。Anne與Marion靜靜坐在那裏洞察和微笑的樣子令人難忘:尊嚴,正義感,親切感,社會關懷,及深植現實的思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