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民國精品瓷可遇不可求

時間:2016-08-17 03:15:58來源:大公網

  圖:拍出一千八百萬美元的民國霽藍描金開光粉彩花鳥暗刻松石綠釉如意雙耳尊

  一直知道當下民間收藏中最容易碰到的是民國瓷,真正留意這個類別卻是在一次購物中。那位美女售貨員極力推薦一套兩隻的「環保釉」茶盞,兩隻青花山水民國茶盞,胎質不夠細膩,感覺就像是骨質疏鬆,胎釉結合不緊且有雜質,釉色發灰。很明顯,這兩隻「環保釉」茶盞不過是最普通的民國日用瓷,但這並不妨礙它標出高達一千六百元人民幣的價格。/大公報記者 黃寶儀

  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民國(一九一二至一九四九年)是一個非常特殊又非常重要的時期。二十世紀初,皇權統治的終結和市場槓桿的啟動,使陶瓷藝人的創造力得到充分釋放;而作為手工製瓷的最後階段,民國瓷在數千年的傳統工藝積累基礎上,在清末民初引進了新技術和新材料,得到先進生產力的支持,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高古瓷、官窰、名家名作,這些精品存世少且都是天價,對於普通玩家而言太遙遠,存世量大的各種民國玩意正好滿足大眾想躋身藏家行列的心理。盛世收藏,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藏家,有些人窮極一生也不過是一個高級「收買佬」,甚至「高級」都不是。

  下鄉收貨成專家

  一切物品,經歷時光洗禮而得以保存下來,都可以冠上「舊物」或「古物」之名,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們具有成為「古董珍玩」的條件,當時製作數量多寡、工藝水準優劣、用途檔次高下以及留存於世的規模大小等因素,才是衡量的標準。在這幾個衡量標準中,工藝水準和用途檔次的重要性更為突出,時間反而並沒有那麼重要。

  然而,剛剛涉足收藏的人,專業知識遠遠不曾到位,更喜歡用最直觀的時間來衡量物品的價值。算一算民國至今最少也六十多年,「人生七十古來稀」,一件瓷器能保留幾十年更加不容易,怎麼說也該值錢了吧。

  因為離現在並不算久遠,民國瓷器在市場上很容易碰到。在記者的家鄉江門,就有不少職業「收買佬」,專門下鄉收貨。江門華僑多,華僑留下來的房產更多,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照顧,房子裏的好東西如紅木傢具、西洋擺設、花瓶、碗筷等日用品,十幾年來陸續被低價收購,雖然近年收藏熱帶動了價格上漲,但千兒八百人民幣還能收上一大堆。在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就有一個「收買佬」雷偉亮,從十六歲開始走街串巷,數十年如一日在廣東、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淘貨,最近還專門成立了「嶺南古民俗傳承博物館」,如今八萬多件藏品都在五千多平方米的博物館中展示。

  雖然是僑鄉,雖然回來蓋房子的都是有錢人,在國外、香港、廣州等地置辦了很多東西,但這些都是民用器,和鄉間的大路貨比起來高級,也不過是高級的大路貨,與收藏所要求的「珍」、「稀」、「精」相距甚遠,不客氣的說大部分都是只能隨便用用、沒有收藏價值的舊物。何況,到鄉間無人看管的碉樓、洋樓收東西,至少也有十來年歷史,連收買佬都已經成為「專家」,好東西早就被淘光了,偶爾遇到一兩件價格也不會低,哪輪得上近年才進入市場的新人撿漏。

  珠山八友名家瓷

  其實,儘管民國瓷器存世數量較多,但精品同樣可遇不可求。「收買佬」採購之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按照「古董珍玩」的衡量標準將物品分類。在江門很多鄉村的路旁,就散落着一些專門銷售舊物的雜貨舖,銷售的東西五花八門。其中,經過老闆最初的細分之後,最普通的民國民用瓷器,幾十元錢就有交易,胎質細膩、畫工精湛的則上百元甚至逾千元。

  民國瓷器,一般來說是指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成立)至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八年之間江西景德鎮及湖南醴陵、河北磁縣、福建德化等地方窰口生產的各類美術瓷和生活用瓷。這一時期的景德鎮瓷業生產大概可以分為仿古瓷、洪憲瓷、名家瓷三個部分。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清封建王朝統治,從此為宮廷服務的景德鎮御窰廠停止燒造,高手名匠流落民間,原來百姓不能仿造的貢品也可以隨意製造了。有利潤就有仿製,因此當時社會上古玩行業十分興旺,民國年間江西景德鎮仿古瓷逐漸盛行。

  民國仿古瓷最明顯的特點是範圍廣、數量多,隋唐時期的青釉瓷和白釉瓷,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窰瓷,明代的甜白、青花、黃釉、鬥彩、五彩,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瓷器一應俱全,且仿品質量提高到當時的鑒定水準之上,完全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不過當時的窰主很有良心,與當下商人恨不得一次賺夠幾輩子的錢不同,在燒成一窰仿古瓷後,仿效官窰的做法,百裏挑一精選出一兩件上佳品,剩餘的全部打碎,以保證仿品的品質水準與價值。因此,遇到這樣一件民國仿古瓷,其升值潛力也遠非一般民窰產品可比。

  洪憲瓷也是備受追捧的民國瓷之一,也是最能代表民國景德鎮生產水準的高檔瓷器。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六年袁世凱就任大總統期間,曾在江西景德鎮「御製」的「居人堂」款瓷器,選料精,胎質細白而薄,釉彩艷麗,從面料到器形均與清三代風格一脈相承。據記載,這一時期的瓷器款有「居人堂」、「居人堂製」兩種,分三字二排和四字二排兩種青花款和紅色篆款。市場上還有一些「洪憲年製」和「洪憲御製」款的瓷器,但一般認為是一九二五年至一九四○年間古玩商人為了圖利而燒製的偽品和臆造的款識,畢竟袁世凱也就當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就一命嗚呼,就算有準備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燒製出大量的御製瓷器。

  名家瓷則是在專門培養陶瓷技藝人才的基礎上,景德鎮一批民間瓷業畫家繼承傳統繪畫並進行創新發展,其書、畫、詩、文並茂,工、寫兼備。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獸、魚蟲無所不能,無所不精,以王琦為代表的八位畫家最為突出,世稱「珠山八友」。由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前珠山八友不為世人所重,因此此前幾乎沒有仿品,仿品出現均在二十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且大多粗劣僅落名款,容易分辨;有的採用舊胎新繪的方法,但從畫筆、書法、色彩、氣質、皮殼包漿等部位上均能看出倪端。

  民國瓷器潛力大

  二○一五年底,在中國景德鎮國際藝術陶瓷拍賣會上,民國「珠山八友」之一王琦繪製的瓷板畫《糊塗即是仙》拍出了三百五十萬元人民幣的高價。不過,這個價格在專家看來並不高,因為民國早期景德鎮的瓷器,從造型、釉色各方面來說檔次都比較高,尤其是「珠山八友」等名家繪製的作品,很具有時代的代表性。

  在拍賣行,《糊塗即是仙》的價格真不算高。早在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蘇富比拍賣行在紐約舉行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估價在八百至一千二百美元的「霽藍描金開光粉彩花鳥暗刻松石綠釉如意雙耳尊」瓷器在中國買家的競相舉牌之下,最終以一千八百萬美元(折合人民幣一億一千八百萬元)的天價落槌,成交價是估價的二萬倍。

  事實上,隨着收藏隊伍的日益擴大和收藏理念的多元化,過去不為人所了解的民國瓷器,近年開始在藝術品市場走俏。不過,近年來迅速升溫、市場行情突飛猛漲的民國瓷器,大都是畫工精湛、美輪美奐的美術瓷,如以汪曉棠、潘匋宇、「珠山八友」、王步等為代表的新粉彩和青花名家瓷繪作品,以及曾經鮮為人知,甚至今日仍撲朔迷離的北洋政府總統用瓷和其他一些畫藝高超的堂名款瓷等,普通的民國民用瓷器並不在此列。

  有人看好民國瓷器,一方面是與動輒創下千萬元天價的明清官窰相比,民國瓷器價格顯然要平實得多,也可以理解為升值空間大,特別是以投資賺錢為目的而財力不夠雄厚的玩家,民國瓷器確實是不錯的選擇。另一方面,民國期間專為皇室燒製瓷器的景德鎮御窰廠停辦,一些製作瓷器的名匠高手為了生計流落民間,他們製作的瓷器無論從燒造技術上,還是圖案設計、繪畫技法上,都不亞於清晚時期的官窰瓷器。

  因此,雖然民國瓷器總體品質難與明清瓷器比肩,但當中也有不少精品,隨着時間推移,民國瓷的投資價值可能會越來越高。實際上,民間收藏市場上經常看到的大都不在精品之列,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包裝和炒作的重要性,在品質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的當下,「環保」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噱頭。在廣州一些商場銷售茶具茶葉的店舖裏,或者是淘寶、微店等網上銷售平台,都不難找到這些「環保」茶具,每一件的價格大多在一千元左右。

  可惜,商家沒說的是,最早的化工釉出現在清朝康熙年間,隨着以化工產品為原料的洋彩的輸入,化工釉首先在清代景德鎮御窰場中出現。清末,隨着洋務運動的開展,更多的化工產品和新的製釉方法由歐洲傳入中國,以化學鈷代替傳統礦物鈷的洋藍釉和洋藍青花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儘管如此,化工原料在陶瓷製作中始終是作為輔助材料使用,主料還是天然礦物原料。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比現在的產品「環保」。只是,「環保」並不能讓這些民國瓷器升值,至少在我們有生之年都不能。

  商場的民國瓷器,其實也不算天價,畢竟租金擺在那裏。最大的「水魚」,還是在民間的私下交易中。記得身邊有一位土豪朋友,前兩年以將近二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了一個民國「雙喜」茶壺,買的時候興高采烈,覺得自己「撿漏」了,誰知道拿到正規的拍賣行一看,卻被告知茶壺確實是民國早期的東西,但只是普通的民用瓷,雖然品相完好、胎質細膩、畫工精湛,但估價也不到二千元!

  收到假貨,幾乎是每一個收藏家都不能避免的事情,「撿漏」須謹慎,想避免損失最重要的還是先豐富自己的知識。

  (圖片由作者提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