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的墾丁景觀豐富,其新型旅遊區的形象日趨成熟。鵝鑾鼻公園、森林公園、貓鼻頭公園、海洋生物博物館……都值得一遊。
我們在墾丁停留的一周時間裏,上午四處遊玩,下午下海玩浪,海洋帶給孩子們太多愉悅。有一天,我們乘坐觀光半潛艇,透過水下玻璃艙,觀賞海底珊瑚礁及魚類,孩子們對海洋的美麗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上了一堂生態教育課。
另一天,我們租小艇出海垂釣,長長的魚竿,魚線掛上幾段鮮蝦仁,線尾拴着鐵砣,搖放一圈圈魚線後,便耐心等待,當魚線有了動靜,慢慢收線,每見到一條掙扎擺尾的活魚被扔進水桶,孩子們都很驚奇,噢!原來魚是這樣釣上來的。
熱帶海域的魚兒色彩艷麗,身形也美妙得非筆墨能描繪,牠們的名字更是奇特:包公魚,全身漆黑,僅披着幾條白紋;國母魚,條條顏色不同,總之用「美」字形容就行了;將軍魚?真有這種稱呼嗎?船老大說沒錯,牠只有這個名啊!紅斑、石斑,我們見過吃過,這些名稱倒還熟悉。
玩海是遊憩,也是運動。我們所住的酒店就在海邊,沙灘上溫度很高,但海水卻非常涼爽,至夕陽西下時分,海水更是快速變得寒冷。有風的日子,還有傍晚漲潮時,大浪一波波湧至,白色浪花層層疊疊撞去沙灘,我家老大、老二已是游泳高手,隨浪頭起起伏伏,有旁觀者誤以為他們是當地人,說:「墾丁的孩子膽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