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帝女花》\輕羽

時間:2016-08-09 03:16:06來源:大公網

  根據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年度調查報告,眾多本地表演藝術包括話劇、舞蹈、音樂及戲曲,全年最多表演節目和觀眾數目的,連續幾年都以戲曲為首。香港的戲曲表演,主要就是粵劇,也即是廣東大戲。

  如果再深入分析,香港每天接近有四場粵劇或曲藝表演。雖然如此,但是經常演出的粵劇,來來去去不外乎都是一批傳統劇目,若以當年名伶的班牌分類,大概就是仙鳳鳴、大龍鳳和頌新聲的舊戲。當中又以俗稱「唐滌生四大名劇」,演出頻率最高。

  《帝女花》與《紫釵記》在此中可說並駕齊驅。後者哀怨纏綿,而且小曲動聽,故此多年來深受觀眾歡迎。我卻更愛前者《帝女花》。事實上,就從現代戲劇結構而言,《帝》的故事性較強烈,人物個性更鮮明。從駙馬與公主二人的深情愛念,以至公主為救弟郎而不惜假意降服,最後與駙馬雙雙殉情,以此永藏亡國之恨。故事的節奏分明,慷慨激昂,令觀眾看得如痴如醉。

  《帝》劇的成功之處,除了劇本扎實,曲詞華采,唐滌生更善用了仙鳳鳴劇團的「六柱」,即是六位主要演員來發揮角色特性。其中「武生王」靚次伯在頭場先飾崇楨皇帝,大義滅親劍刺公主,以保其貞節,父女親情欲斷難斷。唐滌生刻意安排靚次伯於尾場另外飾演清帝,實行一人分飾兩個皇帝,以此展示角色的循環連貫性,同時讓演員展現不同的表演方法,充分發揮了舞台藝術的特色,成為《帝女花》傳誦多年的其中一個原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