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落難時,記憶特別深刻。
年輕時我妻子有個遠房親戚路經香港,為辦手續需要一筆保證金,但窮學生哪有錢?跑來向我借。那時我也窮得很,但親戚有難,無論如何要幫他渡過難關,於是為他東挪西借,籌出一筆錢。
他辦好手續離開香港,我連他會不會還我這筆錢都沒問,年輕單純真是好。
這筆錢後來他陸續匯款來還我了。以後有機會去加拿大看他,他們夫妻都經常重提此事,感恩不盡。現在回頭看,那只是小錢,無足掛齒。但對他,在人生某個片段的困境中解決了大困難,一生都記住。
另一件事:幾年前我也因臨時周轉不開,向一個親如兄弟的朋友借錢,說好只借一個月,到時本利歸還;想着只借一月,加上利息,朋友應該不會推辭。誰知他說借錢沒問題,但收的利息要比銀行高三厘,還口口聲聲說要冒風險,怕我到時還不出來之類。
親如兄弟怎會說這種話?這事我牢牢記住:
人性每在危難時表露無遺,也惟有在危機中才認識誰是真正朋友。要朋友永遠記得你的好,錦上添花沒用,務必要雪中送炭。那時人看不起他,他也無報答的能力,你的幫助,才顯出真誠,惟有真誠,才感動人心。
韓信永遠記得漂母一飯之恩,一碗飯,給得合時,比千金還有價值。
留意身邊朋友的近況,若行有餘力,要主動出手援助,在這個見高拜見低踩的社會,這樣做似乎愚笨,卻永留在人心,比帶着千萬家財進棺材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