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龍門客棧\張泠

時間:2016-08-05 03:15:57來源:大公網

  最近接連在影院看了修復版的胡金銓武俠電影《龍門客棧》(一九六七)和《俠女》(一九七○)。後者因為是上、下兩部,思想和氣氛都有足夠的時空鋪陳,運動攝影和流暢剪接也更精妙。《龍門》場景相對集中,除了後半段打鬥奇觀,最有趣之處為「義士幫」與「東廠幫」共處一室、互探虛實的鬥智鬥勇—蕭少鎡、朱氏兄妹與東廠幫喝酒吃飯的智鬥頗為精彩,很有中國人情味,與《大醉俠》一脈相承。

  胡金銓深諳中國傳統美學精神,無論歷史、忠義思想、服飾還是山水畫、京劇和音樂。人物出場,好似京劇裏的「亮相」。反面人物如東廠的幾位,伴隨京劇裏官員出現的鑼鼓經。蕭少鎡(石雋)出場,廣袤白原遠景,一白衣義士瀟灑而來,整個場景是悠揚清越的笛音。朱氏兄妹尤其朱輝(上官靈鳳)出場,亦有專門音樂。她的聲音清脆爽朗,人物又精靈聰慧,很是討喜。曹少欽在眾人圍攻下哮喘病發,使用低頻電子音樂,人物主觀狀態通過音樂而外化。與其他部分中國傳統音樂與西洋樂器結合的風格映照,在一九六七年略顯突兀實驗(電子音樂在電影中的普遍使用,應是七、八十年代的事)。

  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細節:比如可憐的韃靼兄弟,表達對漢族優越文明的崇尚並甘願自我犧牲。結尾對太監的反覆嘲諷也略顯粗俗,不大合蕭少鎡的儒俠身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