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話說酒樓夜總會\鄭家豪

時間:2016-08-05 03:15:43來源:大公網

  朋友移民多年,念念不忘香港的酒樓夜總會,日前自溫哥華來電,打算十月回港擺酒做壽,託我了解灣仔大佛口一家老牌酒樓夜總會的價目與可擺酒日期。他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他是這家酒樓夜總會的常客,紅歌星徐小鳳駐場獻藝,他着迷於徐小鳳的女低音,不時捧場,年紀大了,想在這家酒樓擺生日酒,回到過去的時光。

  他這麼說,我已知道是灣仔的地標—喜萬年酒樓,電車進入大佛口,便見警察總部側的熙信大廈,喜萬年酒樓夜總會即在熙信大廈的二十一樓和二十二樓,合共數萬呎,是全港「九大酒樓夜總會」之一,港島還有「月宮」、「珠城」、「新都城」;九龍有「海天」、「海城」、「國際」、「豪華」、「海洋」。

  一批歌星在喜萬年酒樓夜總會獻唱而崛起,紅透半邊天,成為萬人迷的歌王歌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徐小鳳一晚唱六家酒樓夜總會,三家在港島,三家在九龍,朋友在「喜萬年」捧場;李龍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喜萬年」唱,招牌歌曲《稻草人》、《男子漢》,最受歌迷歡迎。他一晚唱八家酒樓夜總會,是「當紅炸子雞」,風生水起,買樓揸靚車。方伊琪、杜麗莎、仙杜拉在「喜萬年」等幾家酒樓夜總會走場,愈唱愈人氣急升,成為家傳戶曉紅歌星。可以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批紅歌星,不少在酒樓夜總會唱紅,譚詠麟、鍾鎮濤等組成的溫拿樂隊,未走紅之前也曾在「喜萬年」獻唱。喜萬年酒樓夜總會邀歌星每晚登台演唱,未有紅館之前,是歌迷唯一聽歌及追逐歌星的地方,發揮歌壇效應,聽歌要去「喜萬年」。接着舉辦「金像歌星頒獎禮」,仙杜拉、徐小鳳、杜麗莎等一眾紅星同場登場,星光熠熠,好歌盡唱,場面火爆,歌迷瘋狂,這場面完全是紅館演唱會的初版,以後紅館演唱會以此模式再創新,「金像歌星頒獎禮」一連舉辦六屆,成為一時無兩的歌壇盛事。

  喜萬年酒樓夜總會有樂隊長駐,台下設舞池。歌星登台,樂隊為歌星伴奏,為舞者奏舞曲,客人一面飲宴聽歌,舞癮起時,邀舞伴跳舞,但不設舞小姐。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式酒樓夜總會的格調就是這樣。座中常客有廠家、金融家、醫生、律師、證券界人士、電影界人士,著名影星狄娜便是「喜萬年」常客。

  「喜萬年」以歌會客,又以乳豬馳名,吸引食客,由大廚陳榮主理,採用人手炭燒,味道勝於一般燒製,每日限售三十隻,每隻售七百元。

  中式酒樓夜總會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興起,社會經濟由低谷起飛,中小型廠陸續出現,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山寨廠如雨後春筍,家庭成員紛紛找到就業機會,市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廠家與洋行及華人出入口貿易公司的貨單頻密,盈利普遍增長,談生意的酬酢頻繁,已具規模的大酒樓,看中經濟起飛帶來社會變化,認為原有酒樓模式不再適合公司企業的社交消費,遂打破酒樓固有格局,增設夜總會與酒樓一併經營,飲食娛樂合為一體,革新設備,擴充面積至兩萬餘呎,中央設舞台,樂隊駐場,歌星演唱,舞池供客人跳舞。「喜萬年」一九七二年七月二十七日開業,一九八二年由馬圈名人接手,成為社會上層人士夜生活消費的高級場所。

  上世紀八十年代內地經濟改革開放,港廠北遷,公司上市頻密,經濟騰飛,大企業周年喜慶,多在尖沙咀的「海洋」、「海天」、港島的「喜萬年」、「珠城」筵開過百席,上千員工聯歡。中式酒樓夜總會的鼎盛維持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

  朋友期待在昔日的酒樓擺生日酒,只可惜輝煌四十一年的喜萬年酒樓因熙信大廈於二○一三年三月動工拆卸重建而他遷,在灣仔英皇中心繼續開業,但規模大不如前,使身在溫哥華的友人失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