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到塔門觀採鮑魚\鄭家豪

時間:2016-08-03 03:15:44來源:大公網

  暑假,到離島走走吧,享受碧海藍天,綠草如茵的野外,塔門是好去處。

  常說珍饈百味,其中鮑參翅肚四大珍貴海味,塔門盛產其一,俗稱「塔門鮑魚仔」。

  數千元一個四頭乾鮑,每一口吃掉五、六百元,奢華享受,吃不起,不妨到街市買些塔門鮮鮑魚,以蒜蓉蒸,或以火鍋白灼,或以西芹、青椒、白果、豆腐乾絲炒成一味可口小菜。一分錢一分貨,鮑魚仔與乾鮑口感天淵之別,塔門鮑魚卻是大眾海鮮、平民美食,超市或街市海鮮檔可買到,大約八十元十隻,看到蠕動是活的,不動的是急凍,塔門鮑魚仔體積小,再養也不會長大。

  塔門是西貢以北的一個美麗離島,除了假日,平日島上人跡稀少,自然生態保育尚好,水質純淨,自然環境適合鮑苗成長,少受外界干擾,島上居民部分以採鮑魚為業,他們明白過早採收會造成損失,不作濫採。每年七至八月是塔門鮑魚的最佳收成季節,此時長至肥美,漁民始大量採集。每年這段日子,超市及街市海鮮檔,出現大量塔門鮮鮑供應。

  假日到塔門郊遊,若機緣巧合,會看到採鮑魚的生動場面,數十艘採鮑艇集結海面,近百漁民水中作業。鮑魚不似魚類水中游動,牠生長環境在海底石岩與石塊之間,聚在凹灣的岩處,打魚用網,採鮑卻完全用不上,靠潛水人,漁民需有一副潛水好身手,採鮑魚時潛入海底,翻開岩石,找貼在石上的鮑魚,用鐵鈎鐵鍬將鮑魚採下來,放進隨身的網袋。有技術,有經驗,運氣好,一次採到近十斤,島上有漁商即時收購,再供應酒家、海鮮檔及大型超級市場,售價視季節及產量而定,一般每斤三百八十元至四百元,香港飲食業興旺,每每供不應求。

  本港出產鮑魚的地方還有蒲台島、大澳、清水灣,產量都不及塔門,近年清水灣與大澳人口增加,環境變化,鮑魚蹤跡已不多見。

  塔門風景美麗,可露營,放風箏,遊覽漁村,在海岸上的大草坪野餐,享受碧海藍天。

  沿島上海傍大街行走,吹着海風,看海上漁排漁艇,找一家海邊餐廳歇步,吃魚缸撈起的塔門鮮鮑魚。

  再由大街左邊登石階,見古廟三座,天后廟、關帝廟和水月宮。天后廟建於明末清初,距今約四百年,頂上是嶺南寺廟常見的佛山瓷鳥獸人物,漁民供奉天后,求神庇祐風平浪靜,出海平安,魚蝦滿載,島上老居民相傳神案後面有秘密通道,達東岸塔門洞,但說不出是否曾經有人走過。

  島上風景線有山頂「觀海亭」,到此即為最高點,在此看海,領略「海到無涯天作岸」,維港雖美,但不及眼前大海氣象萬千。亭前一片大空地,綠草如茵,有人帶了風箏,在草坪玩,有人自備食物,在草坪野餐,留島的年輕朋友,架帳幕露宿。路邊「呂字石」,兩塊巨石疊起,成一呂字,高六公尺,疊石颱風吹不倒,狀似佛塔,塔門又稱「佛塔門」,由此石而起。而港人愛吃「塔門鮑魚」,使這小島更令人熟悉。

  又,在七月二十八日的《14號車牌 車主避之則吉》一文中,有關車牌拍賣的交易紀錄,接運輸署來電補充,此項紀錄已被刷新,新紀綠為28號車牌,拍賣價一千八百一十萬元。感謝運輸署垂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