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遊蹤:仙人渡,度人度己

時間:2016-08-02 09:37:31來源:大公網

■仙人渡鎮坐落在漢江中游之畔。 網上圖片

  蒲繼剛

  仙人渡過去是漢江中游的一個渡口,現在是襄陽市(地級市)下屬的老河口市(縣級市)的一個鄉鎮。朋友說去那裡玩玩。我說有什麼好玩的?朋友說,也沒有什麼好玩的,就是野趣、渡口,鄉村風光。我說好,不要求多好的風光,只要是野趣和鄉村就好。已是五月末。襄陽的五月,各種花兒已經美艷到了極致,空氣中流動着廣玉蘭、梔子花、金盞花、波斯菊等等花兒醉人的芳香。麥子已經收割,農民正在水田裡播種秧苗。

  仙人渡鎮就坐落在漢江中游之畔。這裡是漢江沖積平原,沃野千里,物產豐沛。傳說中的漢水連天河,漢水神女等等故事就出現在這裡。《詩經.漢廣》中「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的詩句,據說寫的就是這裡,意思是說:「南方有棵高大的楠樹,我卻不能在樹下休息;漢水邊有位美麗窈窕的少女,我卻不能向她傾訴心意。碧波盪漾的漢水無限寬廣,難以飛越,我恨不能生出一對翅膀;無邊無際的漢江無限悠長,無法泳渡,讓人無限哀傷……」從《詩經》中我們就可以想像漢江中游之畔的美麗,漢江在楚人心目中的位置。

  今日的仙人渡口依然碧水東流,芳草萋萋。可惜的是因當地一些人在河道裡無序挖沙採石,古仙人渡口已經被破壞得千瘡百孔,古仙人渡口已無痕跡可覓,只剩下沙洲、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閒地覓草……

  古仙人渡的得名有兩個傳說,一是相傳楚國名將,老河口人伍子胥遭奸臣陷害逃到漢江邊上,巧遇仙翁搭救脫險而得名。二是相傳古時有一縣令渡河避難於此,苦無渡船,忽有一老翁駕一直木而至,大呼曰:「渡此生!渡此生!」縣令趕緊登上直木,渡過了寬闊、湍急的漢江。縣令登上岸後,回頭一看,老翁及直木已不知去向。縣令恍然大悟,知此翁乃仙人也,故把此渡口命名為仙人渡。不管兩個傳說是真是假,都與英雄、勇士遇難,仙翁渡人有關。據史料載,古時的仙人渡口有「千葉小舟雲集、八方商賈過往」之稱。可今天的仙人渡已是白雲千載,江水依然,人去舟空,惆悵空留。

  朋友見我有些失落,便說:「我們到仙人渡鎮去轉轉吧。」

  仙人渡鎮的幾條大街也建得比較風光,尤其是鎮政府所在的那條街。今天的內地個個城市都是一樣的,都在大拆大建,都想急速地向前奔,卻不知要奔向何處。我們似乎只想經濟急速發展,掙更多的錢,滿足更多的物慾,卻不知是否在走向幸福的彼岸?那是哲學與宗教的話題,說不好也說不清,但與現實卻有太大的關係,關係到這片土地上每個人的精神層面與幸福認同……好在仙人渡鎮是個很小的鄉鎮,還是充滿了鄉村氣息,生活氣息,可以在大街上擺攤,可以慢悠悠地行走,可以悠閒地東張西望。我們轉了一大圈,買了不少漢江產的黃嘎牙魚,這種魚學名黃顙,是一種肉質非常肥美鮮嫩的魚。老河口市境內的黃嘎牙魚因水質好,人們常常把牠買來用新鮮的西紅柿一起燒煮,味道非常鮮美。我們來到朋友的丈母娘家,中午就在此歇息、吃飯。朋友的丈母娘、丈人一家非常好客,中午為我們做了好大一桌菜,味道也很好。一大群人,一大群朋友,吃喝笑談,又說起了仙人渡,說起了老河口人伍子胥……

  仙人渡,仙人渡,度人,還是度己?今天這個急遽變化的時代,留給我們每個人的陣痛與創傷已經太多太多。生活、自然、環境、人性;宗教、哲學、改革、目的……有太多的困惑,太多的難題,我們每個人似乎都有跨不過去的人生困境,前有險阻,後有追兵,如同馬上要渡河逃命的伍子胥。能否有仙人來拯救我們,或為我們指點迷津,讓我們渡過人生的苦海,或是度過眼前的虛妄?

  度人,度己?佛家講究度人,並且度己。但部分人卻缺乏信仰,更無宗教情懷,有的只是臨時抱佛腳的小聰明與機巧,缺少悲天憫人的大智慧、大慈悲。我們連自己都無法渡過眼前的「漢江」,何以度人,又何來度己?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那是流行歌曲,那是虛妄的唱腔,我們無以相信。度人,度己?沒有哲學與信仰上的真實,仙人定是無法借我們一雙慧眼,我們定是無法渡過驚濤拍岸的苦海。

  仙人渡,仙人渡。這個名字就這樣在我腦海中縈繞,揮之不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