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怕有人關心我,也很怕去關心人。
比如,有些人覺得,家人或朋友病了,必須做點什麼。如果我是醫生的話,我會主動提供協助,但我不是醫生,我只能夠思考,我的存在可以為病人帶來什麼。記得有一次,我大感冒,有人打電話來問:「需要我過來嗎?」我立即回答:「過來做什麼?」感冒,最需要睡覺。當然,我明白這些關心是出於好意,但又正因為出於好意,不能回罵,一口氣也就屈在心中。
所以,很怕這類表達。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及其家人,這些表達更要小心。我寧願他們覺得我不夠朋友,也不想為了表達而添加無謂的壓力。「你的兒子好返一點沒有?」一次關心換來多謝,十次關心就是勾起她的傷心事。「最衰我幫不了什麼忙。」第一次說會讓人很感激,第十次說則很煩厭。
其實,為什麼關心要表達?如果我有病,即使沒有人打電話來,我也會知道誰關心我。天上結緣的家人,親自挑選的朋友,平日的相處,不會白過,又何需多作表達呢?
一切在心中,自信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