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穎主唱的《十七歲的雨季》在我們高中時代很流行。此歌描摹的彷彿是江南梅雨季,茉莉、梔子、白蘭的芬芳攪拌雨水,與熱氣、土味一起蒸騰發酵,釀出令人惆悵、騷動而又微醺的夏日美酒。
梅子黃時雨。六七月無錫本地產大浮楊梅上市。楊梅樹葉橢圓形,小而密,倒掛簇生。果實桂圓大小,遍生小刺。成熟時刺漸平軟,從淡紅變深紅,最後深紫發黑,像顏色極深的紅寶石。新品種「白玉楊梅」果實淺黃色,口感更細膩。楊梅口味酸甜,生食可生津止渴、健脾開胃,據說還能除濕、解暑、止咳、禦寒、止瀉、利尿、防治霍亂,有「果中瑪瑙」之譽。蘇州老字號采芝齋供應「白糖楊梅」蜜餞。本地人用白酒浸泡楊梅為養生藥酒。美國高檔超市也有楊梅果汁出售,取名「Yumberry」。和讓人摸不着頭腦的正式譯名「紅月桂果」(Red Bayberry) 比,這個譯法諧音、象形又表意。「yum」發音像「楊」,楊梅果實外表軟刺叢生,像草莓(strawberry),吃起來又美味(yummy),描繪傳神,引人遐思。
吃楊梅要小心。不光唇上舌尖會染色,濺到衣服上更不好洗。每年吃楊梅吃到牙齒酸軟,入院治療的也不少。本地種楊梅的農民辛苦一季吃一年,總有採摘楊梅時不慎殞命的事故,那更是品嘗者不了解的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