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高低,心情有起伏,偶然的憂鬱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成為病,憂鬱症屬於心理病還是生理病?
專業醫生的說法是:即使心情抑鬱,但還能正常地工作和學習,家庭生活照常,這還算是心理範疇,也不至於稱為「病」。
如果惡化到必須服藥,那就成了憂鬱症,屬於生理範疇,不可等閒視之。
對於憂鬱病人,大部分人敬而遠之,當開解和安慰,解決不了問題,親友深感無奈又無力,不想再聽你無休止地吐苦水,惟有躲開。
憂鬱症的悲慘在於:發現自己有如沉在海裏,即將溺斃,大聲叫喊,無人肯聽,眼睜睜看着你沉下去。
人家都認為他心理有問題,其實是因為他腦內分泌缺少「多巴胺」,這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負責傳遞興奮和開心的信息;吸煙和吸毒都可以增加這種分泌物,飯後一支煙,快活似神仙,也是有一定的醫學根據的。
運動也有同樣效果,所以做完運動,心情會特別愉悅。凡增加多巴胺的活動,都會上癮,運動和吸毒一樣會上癮。
憂鬱症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充沛。他們都不願動,坐困愁城,長期下來就影響心情。
所以憂鬱症是生理影響心理,而不是如一般理解的心情影響身體。幫助他們,不是聽他們訴苦,而是帶他們散步,遊戲或者拋球,總之,勉強他們動一動,生理狀態就會改善,心情也就愉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