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以色列外交人員少而精/陳來元

時間:2016-08-01 03:15:53來源:大公網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工作了三年多。其間,我與駐在國及各國駐以色列外交使團的官員都打過不少交道,但接觸、交往相對比較多的還是以色列的外交人員。經過三年多的觀察、了解,我發現以色列的外交人員十分精幹,工作效率也很高。以色列與世界上一百五十多個國家有外交關係,可是其外交人員,包括在外交部部內工作的人員和外派到駐各國使領館工作的外交人員,總共不足千人。

  以色列的外交人員少而精,在其外交部各個部門都有所體現。例如,以色列外交部的東北亞司,主管以色列與中國、日本、韓國和蒙古四個國家的外交事務,工作對象國不乏世界和亞洲大國,雙邊交往和相互合作都很多,工作量很大。不說別國,也不說其他,就說該司參與接待和組織安排的中國和以色列兩國間省部級以上高級代表團的互訪,每年就多達二、三十起,該司的工作任務之重可見一斑。

  但該司的工作人員在正常情況下只有二人,最多時三人,有時甚至只剩下司長一人。這一、兩個人或兩、三個人既要掌握與上述四國交往的外交政策,又要處理雙邊關係中的諸多事務;既管日常工作,又管突擊任務;既管內務,又管外勤。當司長的則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有時還是光桿司令。但他們卻一專多能,工作拳打腳踢,完成任務都很出色。試想一下,他們的工作量如此之大,如果不具備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很高的業務素質和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不講求辦事的高效率,要很好地完成任務是不可能的。

  我在以色列工作時,曾向當地的朋友了解過他們培養少而精外交人員的做法和經驗。據介紹,以色列外交部每年通過考試從全國各地挑選二、三十名新人到外交部工作,而報考的人數卻是實際招收人員的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由此可見,外交部錄用人員時不算百裏挑一,也是要讓參考人員過五關、斬六將了。考試科目據說包括兩門外語、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國際法、國際關係史、禮賓、領事、行政事務等等。這樣一來,通過考試入選的這二、三十名高材生雖然沒有做過一天外交工作,但在掌握從事外交工作所必備的理論、業務知識方面卻都已是很拔尖的專業人才了。

  據說這些人入部後,首先要到部內各個司局熟悉情況、實地學習,待在每個司局的時間一般一至三個月不等。這些人經過兩、三年在各司局的摸爬滾打,對外交工作有了一個總體或初步了解之後,便被派到外交業務的專門研究部門去接受專業培訓,進行深造。在此期間,他們帶着在各司局學習、實習中遇到的問題,理論聯繫實際,系統地接受外交業務的強化訓練,進一步充實、提高自己。這裏的培訓既有重要的外交工作課題,也有一些很具體的科目。就說禮賓吧,外交人員參加宴會時,吃什麼樣的食物用什麼樣的刀叉,喝什麼樣的酒,這些很具體的禮賓知識,都是他們要學習的課程。

  專門培訓結束後,他們回到外交部,被安排到某個司局工作三至四年,將接受培訓時學到的知識再用於實踐,在工作中繼續學習、鍛煉,使自己的業務水準得到全面提高。經過這麼一個過程,他們便成了既有較深厚的理論知識又有較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的職業外交人員,不管是在外交部部內還是被派往駐外使領館工作,自然就都能做到駕輕就熟,獨當一面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