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妙的騎姿、灑脫的動作、連貫的隊形,猶如一道絢麗的風景 作者供圖
聽說香港要成立獨輪車協會,我既有點好奇,又有點疑惑。七月初的一天,我有幸參加了中國香港獨輪車協會的成立典禮和獨輪車同樂日活動,意外地了解到獨輪車的新演變、新功能、新發展,欣賞到獨輪車運動的千姿百態、千變萬化,受到強烈震撼,猶如體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獨輪車旋風。
當日上午十時四十五分,我來到地處灣仔的修頓室內體育館,只見場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臨時搭起的主席台上,整齊地擺放了一排座椅,那是主禮嘉賓的位子;台下來賓雲集,三五成群地熱烈交談着;場館兩側,一群群少年學生圍着一輛輛嶄新鋥亮的獨輪車,或歡喜察看,或躍躍欲試。
十一時,典禮開始。特區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康文署署長李美嫦、獨輪車協會會長洪定騰等先後致辭。洪定騰會長是個剛從美國讀書回來的帥氣年輕人,他說,獨輪車運動是一項促進青少年智力、毅力、平衡、速度等方面素質全面發展的運動。中國香港獨輪車協會的成立,旨在推動獨輪車運動在本港中、小學的發展,長遠透過優秀運動員培訓計劃鼓勵年輕人參加,並代表香港出戰國際賽事。
別看洪定騰剛剛大學畢業,但說話有板有眼,眼神堅定自信。他向大家介紹了獨輪車運動的益處和獨輪車運動的最新發展情況,又說,現在的小朋友很容易放棄,無法經歷挫敗,推廣獨輪車就是要讓小朋友學會經歷挫折,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只要堅持不放棄就一定會成功。
獨輪車真有這麼大的魅力?當日參加這個活動的有福建中學、漢華中學等四十多個中、小學的負責人和部分師生,大家急切地期待着獨輪車車技的現場展示。在簡短的典禮儀式後,獨輪車表演開始了。首先是香港學生獨輪車巡禮,只見一個個穿着統一服裝、騎着獨輪車的中、小學生上場了,他們美妙的騎姿、輕盈的身體、灑脫的動作、連貫的隊形,猶如一道道絢麗的風景。
接下來是受邀前來的台灣學生獨輪車表演。他們的車技更嫻熟,個個宛如獨輪車上的精靈,靚麗的一舉一動、優雅的一俯一仰、歡快的一聚一散、自信的一顰一笑,讓人賞心悅目。
最精彩最驚險的莫過於台灣極限獨輪車表演,大型團體花式、個人/雙人花式、花式舞蹈、極限跳躍、極限障礙、花式特技秀……只見一個個獨輪車高手表演了一套套眼花繚亂的高難度車技,他們或行或定,或進或退,或疾或緩,或躍或立;或單人滑行,或團隊蛇行;或單腳搖車,或雙腳走輪;或倒騎成圓,或側騎S型;或左右搖擺,或圓周疾旋;或提輪過人,或騰車躍障。個個人車相契,如魚入水;人人據鞍生風,瀟灑飄逸,觀者無不咋舌。
我十分愕然,常人面對一個輪子的車子連上車都很困難,這些學生竟玩得如此得心應手、花樣百出!
聞之奇,觀之驚,思之震!聯想起洪定騰會長對這項運動在許多國家開展得如火如荼、開發得異彩紛呈的介紹,我有三個「沒想到」。
我首先沒想到獨輪車成了一項運動。獨輪車何時成了運動項目?在我過去的印象裏,獨輪車在近現代交通運輸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種輕便的運物、載人工具,俗稱「手推車」、「雞公車」、「二把手」、「土車子」。在內地北方農村,獨輪車就像一頭不吃草的毛驢,是農家的好幫手,許多地方至今仍在使用。後來,獨輪車見得最多的是雜技演員作為表演項目在舞台上呈現,如獨輪車走鋼索,獨輪車上踢碗,獨輪車疊羅漢,獨輪車探戈,獨輪車千手觀音等等,項項驚險絕倫,人人藝高膽大。今天來到這裏才知道,獨輪車運動作為一個運動項目,集運動、娛樂、健身於一體,已經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中廣泛開展,甚至比兩個輪子的自行車更受歡迎。
我更沒想到獨輪車運動的開展已有數十年的歷史。聽了洪定騰會長的介紹我才發現,自己真是孤陋寡聞、坐井觀天。原來這項運動在國外早已起步,技術也日趨成熟。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在中、小學教學大綱中,早已選用獨輪車為體育器材。日本一九七八年便開始對獨輪車運動和人體身心健康關係進行研究,對獨輪車運動進行宣傳,對指導員進行培訓,舉辦全國性比賽。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日本百分之九十五的小學開展了獨輪車運動。作為自行車王國,中國內地開展獨輪車運動較晚,但前幾年也已在部分省市的中小學校迅猛興起,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每年都組織舉辦一屆全國獨輪車錦標賽。
我最沒想到的是獨輪車運動被當成了一項「益智運動」被重視被開發。獨輪車和智力有什麼關係呢?原來,騎獨輪車是一種全身運動,既考驗人的感知能力,又考驗人的控制能力;既鍛煉人的平衡能力,又鍛煉人的反應能力。欲駕馭它並展現它的魅力,需要指揮調動全身的肌肉,讓肩、脊、腿、肢、腳、腕等各個部位都活躍輕鬆起來,因而能幫助小腦的發育,並促進大腦的發達,提高智力。而且獨輪車運動融驚、險、奇、美於一體,對於培養一個人積極、自信、堅定、進取的個性品質也有很好的作用。正因為此,獨輪車運動技術的開發越來越深、難度越來越大。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獨輪車委員會制定的中國獨輪車技術等級標準,共分為十級,其中要達到最高的第十級,必須能展示十二種以上不同的上車方式,能座位後置倒騎成「8」字、單腳倒騎成「8」字,能單腳走輪行進成圓圈和走輪倒騎成圓圈等。
獨輪車運動中有一種技術叫「原地旋轉」,高手表演時,以車輪為支點,甩動雙臂人車一起旋轉,由緩到急,越轉越快,瞬間如陀螺一樣高速旋轉起來,令觀賞者眼花繚亂,彷彿旋風席捲而來。獨輪車運動正如旋風一樣在世界各地的中、小學校迅速蔓延。
一項運動從興起到為大家了解、接受、熱愛、推行殊不容易,往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和曲折的歷程,被稱為「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從出現到普及經歷了上千年。另一項最熱門最受歡迎的運動—網球的發展更是歷經坎坷,這項運動起源於法國,但到十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四世嚴禁打網球,原因是他認為網球不夠莊重,然而,網球還是在民間悄然流行,可是好運不長,到路易五世時,網球被再度禁止,這次的原因是他覺得網球應該是王室裏的遊戲。到十四世紀,網球傳到英國,遭遇同樣的命運,而這次英國王室禁止的理由更荒唐,認為士兵會因為迷上網球而忘記應該去練習射箭等技藝。就這樣,網球沒落兩百年,直到十六世紀才漸漸在歐洲再度流行起來。
獨輪車運動得以在世界各地迅猛發展,一方面得益於現代社會人們對體育的格外重視,另一方面受惠於大批熱心體育、關心青少年的人士鍥而不捨地推行。香港這項運動的推廣要感謝洪祖杭先生一家。洪家可謂是「體育之家」。洪祖杭是全國政協常委、現任香港南華體育會會長,他從小愛好體育,目前所擔任的一系列社會職務,大都與體育有關,並先後捐資逾億元資助香港和內地的體育事業。為了推動獨輪車運動的開展,他全家總動員出錢出工,不遺餘力。兒子洪定騰擔任了協會會長,女兒洪羽緁任協會秘書長,連太太洪宗巧筠也親自出馬,擔任了協會司庫。洪宗巧筠表示,香港原來參與獨輪車運動的人較少,協會在去年十二月開始籌備,今年一月底在首間學校舉辦訓練班,至今已聘請二十名教練在二十間中學及小學開班授課,共三百名學生參與了這項運動。協會為每間學校贊助了十部至二十部不等的獨輪車,並資助三年教練費。她相信獨輪車會迅速在香港風行起來。
沒有無數像洪家這樣的「體育之家」的大力推動,沒有成千上萬熱心體育事業的市民的積極參與,就沒有香港體育社團組織的興旺發達,更沒有香港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
據統計,截至二○一六年四月三十日,香港共有三萬七千三百一十八個根據《社團條例》已獲註冊或豁免註冊的社團,其中體育類社團近千個,它們服務於香港各個門類的體育運動,在全港體育事業發展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獨輪車的視覺盛宴讓我度過了輕鬆愉快的兩小時。當我步出修頓體育館時,眼前晴空萬里,幾朵淡淡的白雲悠閒地飄浮在港島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