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滅亡,北方經歷百年戰亂,終於由鮮卑族建立了一統的北魏王朝。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後遷都洛陽,改漢姓、斷胡語,鼓勵胡漢通婚,民族融合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礎。孝文帝自幼手不釋卷,諳熟經史百家;又好作詩文,《魏書》稱其「頡頏漢徹,掩踔曹丕」,雖不無過譽,然可想見髣髴。有集四十卷,惜今已不存。如太和廿二年(三九八年),孝文帝統一沔漢以北,設宴慶功,席上與群臣聯句。孝文帝先歌曰:「白日光天無不耀,江左一隅獨未照。」彭城王元勰、鄭懿、邢巒、鄭道昭、宋弁等各續歌二句。聯句可見孝文帝已儼然以華夏正統自視,有統一天下之志。此例一開,繼任孝明丶節閔諸帝皆有聯句。
孝文帝早逝,其子宣武帝即位,北魏進入極盛期。北魏早期為免太后干政,實行「子貴母死」制度。宣武帝崇佛,才將此制度取消。宣武帝崩後,六歲幼子孝明帝元詡繼立,其母胡氏晉身太后,臨朝聽政。胡太后性好奢侈,且私生活頗不檢點。她第一位情夫楊華為將門之子,容貌雄偉,胡太后於是主動接近。楊華懼禍,率部南逃。胡太后追思不已,作《楊白花歌》: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盪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霑臆。
春去秋來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裏。
寫好後還命宮女晝夜連臂蹋足歌唱,音調淒婉。歷來多把楊花比喻成身世飄零的女子,此曲偏一語雙關,另闢蹊徑。故王夫之稱其「推宕有力,用興比亦變化不煞」,沈德潛則謂其「音韻纏綿,令讀者忘其穢褻」。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