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為一九四四年中國分區郵票,屬蘇中區第五分區發行者,兩枚全,分別印鴻雁圖和飛機圖,加蓋「平」、「機」字樣,代表「平郵」與「機密郵件」(多以飛機傳遞)。原票用無網紋銅版印於白報紙上。那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物質缺乏;原版線條簡單,只重實用性。兩枚分區郵票俱不印面值;鴻雁圖刷藍色,加蓋紅字;飛機圖刷紅色,加蓋藍字。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解放區發行的分區票中,有些設計圖,以鳥類為主題,分別為鴻雁、信鴿和飛鷹,在當時郵政上,應有深意。
先說鴻雁,自古以來,中國官民皆視為信使。《漢書》載「得雁,足有繫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見《蘇武傳》)。此後,遂用「雁書」稱書信、音訊。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大東版《飛雁圖》基數原票(原為六枚,但有兩枚並未發行),以一雙飛雁在地球雲層上飛行;但並非分區票。至於信鴿,早於開元天寶年間,張九齡已「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繫鴿足上,飛往投之」。近代分區票中,一九四三年鹽阜區、一九四四年鹽阜區加蓋票,均出現信鴿圖。分區票中較獨特者,是印飛鷹銜信圖,一九四二年「平、機、快」無面值郵票、一九四四年蘇中區票,皆印有飛鷹;蓋抗日戰爭時,正需善戰勇士,既頑強矯健,更快捷銳利,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