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讓才華變成能耐/游宇明

時間:2016-07-26 03:15:58來源:大公網

  指稱一個人做事有能力,吾鄉不說此人很有才華,而說他蠻有能耐。所謂能耐,就是能力加耐心、耐力的意思。仔細想想,能耐這個詞兒,真的韻味無窮。

  一個人當然需要才華。有才華,我們做事才能得心應手、事半功倍;有才華,我們才能探知事物深處的秘密。李白喜歡喝酒,並沒有變成酒缸,而是「鬥酒詩百篇」;曹雪芹「舉家食粥」,並沒有淪為乞丐,而是寫出了反映一個時代的巨著《紅樓夢》;齊白石進北京時不被劃界承認,然而,他的獨特風格卻吸引許多購畫者……這些都是才華改變個人生活的典型例子。

  然而,才華這東西有時是需要跟耐心、耐力結合在一起的,否則,才華很可能變成偶然一現的曇花。吾鄉有個曾國藩,此君當年位居六個漢人大學士之首,被時人稱為「曾相」。曾國藩當然有才能,寫文章成為「湘鄉派」的領袖;打仗,他能夠憑一支民兵武裝擊垮太平天國的軍隊。然而,曾國藩最初幾年跟太平軍交手,並不佔優勢,還曾遭遇過重大危機。清咸豐四年五月,湘軍在靖港水戰中被太平軍石祥貞部擊敗,一急之下,老曾甚至想要投水自殺。咸豐五年二月十二日夜,石達開總攻湘軍水營,燒毀湘軍戰船一百餘艘,曾國藩座船被俘,「文卷冊牘俱失」。如果曾國藩沒有巨大的耐心(當然也有部下和友人的幫助),他後來的仗肯定打不下去。

  耐心可以在背後推着才華不斷往前走。才華這東西像是火焰,爆發的時候非常耀眼,但爆發第一次之後是否有第二次、第三次,沒有誰知道。此時耐心會走上前,牽着才華的手爬山溝、涉大河、攀高山、過險灘,有了它作伴,才華一次次地登上了舞台,一次次地被別人察覺到。

  像世上的萬事萬物一樣,才華的成長也需要時間。一個人在很年輕的時候,你可能覺得他能力平平,有了五年、十年歷練,你會感到此君像是變了一個人,他說的話是那麼得體,他辦的事是那麼乾淨利落,他獲得的成就是那麼輝煌,這一切都是耐心、耐力的功勞。

  沒有耐心、耐力的培育,有的人可能一輩子也顯不出才華。

  只是,現在有的人不太懂得這個簡單的道理。他們將才華看作是一張塑膠布,一經購買就可以永遠擁有。有的家長捨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比如暑假讓他上繪畫班,寒假讓他上奧數班,但家務事不想孩子插手,怕傷了他的小胳膊;走點遠路心痛不已,覺得對不住孩子;孩子受一點點挫折,就憤怒得像隻公雞,恨不得找給孩子挫折的人決鬥……這種人可以培養出孩子某方面的能力,但絕對培育不出孩子的能耐。

  讓能力開路,讓耐心、耐力伴行,我們的一生才會有真正的遠方。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