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托舉男/吳以然

時間:2016-07-25 03:16:07來源:大公網

  一位老友雖然對兒子多有抱怨,但內心仍覺後生可畏。她說,兒子迫使她在母子相處中,踐行狄德羅所言:我不贊成你,但我維護你說話的權利。

  最近她的兒子在理財上又有新論點:房子不是拿來住的,房子是用來托舉事業的。這種立論比之劉鳴煒,叫15K(月入一萬五)青年,「▉睇少/睇小(輕視)▉啲戲、去少啲日本,每月儲三千元作首期」的買樓論,要邪得多。朋友把兒子的托舉論和我一說,我馬上用微信傳給她紀伯倫的詩《致孩子》(節選)作答: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借你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蔽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像你們/因為生命不是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紀伯倫《先知》第四章,冰心譯)。

  我想,上一代的確很難影響這一代的價值觀。再說,除了被灌輸的,我們此生真還缺乏能一以貫之的價值觀呢。往往一種價值觀尚且立足不穩,又來一種流行說法,缺乏恆定的價值觀。那麼,孩子,我們憑什麼來教訓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