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唐末五代詩人徐夤有四句詩,詠越窰秘色青瓷茶盞:「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施薄冰盛綠雲。古鏡破苔當席上,嫩荷涵露別江濆。」可說把古青瓷的色與質描繪得淋漓盡致,比喻既浪漫,更富想像力。
宋代文人雅士嗜茶,上流社會以至民間皆時興鬥茶;而所用瓷茶盞或茶盌(碗),繼承了唐末五代遺風。附圖為南宋時期燒造之青釉葵口瓷茶盌;雖然經駸駸歲月釉色呈微黃,但完美真品絕不容易尋獲。宋代青釉器鼎盛,很多名窰也燒造,水準奇高。由於茶盞實用,難免殘缺和保存困難。宋代青釉瓷與青白瓷,器型與五代相似。上品者白裏泛青,溫潤如玉。南宋青釉茶盞偏重器型及實用性,而非印花、刻花或劃花等裝飾;風格比較清雅素樸。
宋代較名聞遐邇的是建窰與吉州窰黑釉茶盞或茶盌(內壁多有不同特別紋飾)。楊萬里指「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黃山谷謂「研膏濺乳,金縷鷓鴣斑。」「兔毫斑」(蘇東坡名為「兔毛斑」)與「鷓鴣斑」,就是指宋代當時黑釉瓷茶盌內壁呈現美麗的藝術斑紋;有些則如木葉,有些卻似玳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