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行道樹與果樹/嚴 陽

時間:2016-07-21 03:16:03來源:大公網

  走在北京街頭,能夠看到很多參天的槐樹;而作為行道樹的槐樹,無論是遮陽還是吸塵還是作為景觀,其效果都是相當不錯的。稍稍往街道兩側人行道那邊走一走去,我們會看到還有另一種行道樹─桃樹。在眼下這季節,這些桃樹已經是碩果纍纍了─當然,這些桃樹所結的果實是身量偏小一些的,體表長滿細密的絨毛的毛桃。這種桃子大家都知道,雖然也能吃,但口感極差,幾乎沒有人去碰它。

  為什麼北京沒有選擇諸如水蜜桃或者水白桃、桃駁李之類的桃樹作為行道樹或者綠化樹種,而偏偏選擇了毛桃呢?或許城市綠化專家們對此會有一套說法,但在我看來,恐怕不能排除一旦選擇那些果實可以食用的良種桃樹作為行道樹,會給園林管理工作帶來不小的麻煩:果子成熟了會往下掉,如果不能及時採摘,那麼必定會影響市容;另一方面,當行人走在碩果纍纍的果樹之下的時候,大概也難免會生口水,思量着摘它兩個嘗嘗。因此,沿街的居民與過路的行人會不會因此而產生某種糾紛,恐怕也會很難說。

  在我的家鄉,從前主打的行道樹是法國梧桐,今天主打的行道樹是香樟。法國梧桐的優勢是葉片闊大,風景優美,缺點是每年春天花開之時,漫天飛舞的花絮一旦沾上皮膚,奇癢難耐,所以,如今它被原本生長在南國的香樟取代了。香樟非常漂亮而且四季常綠,確實是作為行道樹的好樹種,可假如換成本地同樣屬於四季常綠的枇杷樹又會怎樣呢?枇杷樹的樹葉相當毛糙,吸塵的效果無疑更好,而到了它的果實成熟的季節,一樹金黃,那漂亮是沒話說的。當然,如果道路旁全種上它的話,那麼,一年可收成的枇杷的總量也絕對是非常驚人的─一棵十年生的枇杷樹,所掛的果子豐年就可以達到數十斤。

  我的家鄉沒有選擇枇杷或者其他果樹作為行道樹,可能與北京等地的原因相同─都存在自找麻煩的擔心。雖然現在不再是從前那物質極度匱乏、溫飽是很多家庭最頭痛的問題的年代,可是,人們的思想覺悟或者說公共道德水準依然讓人難以恭維,當高速公路上發生裝着水果或者其他農產品的貨車不幸翻車之後,很多周邊的村民一哄而上,短時間裏便能夠將一地貨物搶個精光就是證明。並且,寄望於短時間裏可極大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我以為極不現實;至於哪一天能夠極大提高,同樣也是一個巨大的疑問。

  其實,就國內而言,早就有城市以果樹作為行道樹了。比如說,福建的漳州和泉州,以芒果、龍眼作為行道樹,果實成熟季節,滿街樹上皆是青色的芒果和小龍眼,煞是好看。在英國愛丁堡市中心王子大街公園,遊人盡可撿拾掉落在地上的蘋果來吃;在印度,有近四分之一的城市樹木為果樹;捷克的布拉格以及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戶外空間到處是蘋果、梨樹和洋李等。這些城市在以果樹作為行道樹或者綠化樹的過程中,一定曾經碰到過今天我們擔心的問題,這些城市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有哪些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借鑒,我們是不是可以好好研究?

  當然,果樹作為行道樹或許還有一個問題不能不正視,那就是因為眼下不少城市的空氣品質堪令人憂,是不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果實的品質?但換一個角度說,矗立於人行道邊的居民樓鱗次櫛比,如果空氣品質有問題,導致路邊的果樹上所結的果實不能食用,那麼,這些城市居民恐怕也不宜居住在此吧?大而言之,整個城市的環境屬於一個系統,誰都不可能在這個被破壞的系統中「獨善其身」,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擔心作為行道樹的果樹上所結的果實被污染的話,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這污染、消除這污染,讓人與樹都能在這環境中安然生存、快樂存在。因此我想,如果我們哪一天的行道樹不是毛桃而是水蜜桃、水白桃、桃駁李,是枇杷而不是香樟;倘若我們哪一天能夠將路邊行道樹上生長的果實與在果園裏生長的果實一視同仁;假如到了果實成熟的季節,人們都不會摘取行道樹的果實,或者是如果有人摘兩個果腹也沒有誰大驚小怪,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說這將是一個相當理想的局面,相當讓人溫馨的局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