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著名影星葛優正在拍攝英皇集團新片《決戰食神》。該片編劇文雋到劇組探班,葛優對他說:「我在香港的第一個電台採訪的主持人就是你。」文雋大驚,說怎麼可能?葛優報出了那次採訪的時間與地點,文雋記起那是一九九四年張藝謀《活着》在康城獲獎後,葛優路過香港,文雋對他進行了一次電台專訪,沒想到至今葛優還記憶猶新。
葛優獲得康城影帝、與姜文主演《秦頌》後,即開始了與導演馮小剛的長期合作,成為內地都市喜劇賀歲片的票房之王,直到馮小剛開始啟用香港演員後,他才與劉德華、吳彥祖等合作。因《讓子彈飛》結緣英皇集團,後與英皇簽約。由於恐飛,加上照顧父母,葛優很少長途旅行,很少到香港,與香港影人的合作大多在內地完成,每次到港的記憶便深刻。
其實三十年前,香港尚未回歸,電影界的交流卻一直在進行。香港影評界就一直關注內地電影界,在《電影雙周刊》雜誌等刊發對《黃土地》的影評,將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的作品重點推出。香港是歐洲三大電影節在華語地區的選片中心,成為內地影人走向國際的橋樑。而張藝謀《秋菊打官司》的投資方是香港銀都集團,陳凱歌《霸王別姬》、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也都是香港公司投資出品。葛優難忘的記憶,其實是一代內地電影人的香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