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潘耀明稱讚金庸小說是「百科全書」並解讀風靡成因/大公報記者劉毅攝
潘耀明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獲金庸委任為《明報月刊》總編輯之後,一直與金庸來往頻密,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忘年之交」。在他的記憶中,金庸是一個嗜書如命的人,甚至在機場,都必去書店找書讀。在潘耀明心目中,金庸不僅是一位出色的小說家,也是一位學養深厚的學者。
讀過金庸小說的人,都會為故事中的名勝風景、山川河流而吸引。然而,事實上,金庸在寫作前未曾親身前往感受,卻能準確地寫出各路門派所在地的地貌和特點,潘耀明指出,這與金庸博覽群書、知識面非常廣泛有關。二○○四年,金庸才首次踏訪四川,去到《笑傲江湖》中「青城派」的據點青城山。
金庸曾在《讀書心得》中寫道,除了吃飯、睡覺、寫文章之外,讀書就是「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事」,「我曾經想:坐牢十年卻可以在獄中閱讀天下書籍,或者,十年中充分自由,但不得閱讀任何書刊,兩者由我選擇,我一定選擇『坐牢讀書』。」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稱潘耀明是金庸的秘書,對此,潘耀明做出澄清:「如果我真是金庸秘書就好了,就可以對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於他而言,金庸亦師亦友,且有知遇之恩,「我和他的從屬關係可溯至一九九一年某天,時任《明報》總編輯的董橋打電話給我,說金庸要見我,讓我覺得意外且驚喜,待與他見了面,金庸即親筆手寫聘書給我,邀我加入《明報》,此為我和他緣分的開始。」
在金庸創作的諸多作品中,潘耀明最喜歡的是《天龍八部》,因為當中人物頗有希臘悲劇裏的況味。此外,他亦欣賞《笑傲江湖》裏的令狐沖,因他被金庸設定成了一個超越政治、門派、體系,甚至是超越時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