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去了趟北京香山,沒有楓葉的綠色,讓我想起了二○○三年的暮春,非典時期。那年我在報社,每天在家,通過電話聯絡報社同仁,登記體溫、處理工作。非典讓我們回歸家庭。
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節目組開策劃會,為了遵守非典時的市民守則與健康安全,製片人王崢就請我們到香山的戶外茶社,空氣好。在暢談節目策劃後,大家紛紛感慨非典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內地藝術家黃燎原曾認真對我說,非典後,中國可能將迎來一次文藝復興,因為有良心的藝術工作者經過生命隔離的非常態後,會對生命與藝術重新思考。當年在香山上,聽他平靜地說出這幾句話,我們都很激動。非典很快過去了,大家都回歸平常,一年又一年過去了,我們發現那幾句話的確是黃燎原的豪言壯語而已。這事不能怪黃燎原,他的預測是對的,那個暮春時節,我們在封閉的家庭生活中、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但不幸的還是我們自己。因為在我們一旦獲得自由時,世俗的習慣就是一個阻擋不住的巨輪,推着你走向不平靜的世俗生活,難以再安靜地想想非典隔離時期的所思所想。所以,藝術家往往是孤獨的。
假如再來一次非典,估計我們肯定不會像十三年前那樣安靜,因為互聯網與手機足以讓我們身未動、心已遠。數字技術越發達,對藝術回歸的渴望便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