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走廊」紀錄了1997年香港回歸,並配上了鄧小平的圖片/大公報實習記者鄭雲風攝
大公網7月15日訊(實習記者鄭雲風)走進內蒙古海流圖鎮的社區服務中心,除了看到各式各樣的硬件設備,記者更發現一條別具匠心的,可以用於普及歷史知識的「時間走廊」。
這條「時間走廊」設置在服務中心右側的樓梯間,長達三層。工作人員在樓梯旁的牆壁貼上不同年份的生肖郵票,配上了當年的一些重點政策、大事件等圖片,向居民細說30多年的歷史故事。要數這裡最老的郵票,是中國郵政在1980首次發行的生肖郵票,記者從郵票下的圖片說明得知,原來當年剛推出了計劃生育政策,怎▉知到/知道▉了今天,生肖郵票依舊發行,但計劃生育政策已成往事,中國變化速度比我們想像的更快。
除了內地大事之外,這條走廊更記錄了香港大事,例如1997年香港回歸,工作人員在當年的郵票上方,配上了鄧小平的圖片,以紀念他為香港作出的貢獻。另外,走廊上亦紀錄了香港一代歌后梅艷芳1982年正式踏入樂壇的時刻。
據當地負責人伊拉特介紹,這條走廊設置的初衷,是希望引起經過的孩子們注意,讓他們多多發問,透過郵票認識更多歷史,他最後還語重心長地說,「不要忘記歷史」。一條原本平凡的樓梯,在當地工作人員的改造下,居然成為一條肩負歷史教育使命的「時間長廊」,為服務中心增添特色,創意的確帶來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