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乾隆青花瓷五口瓶/李英豪

時間:2016-07-15 03:15:56來源:大公網

  清代乾隆時期,繼承明代及清初康熙及雍正的精湛燒製瓷器技術,工藝純熟,紋飾繁縟,造型五花八門,變化多端,甚至千奇百怪;引起現代不少鑒藏家有興趣。

  例如附圖,為乾隆時唐英督造的官窰青花瓷雲龍紋五口(或稱「五孔」)扁瓶;器型與那時燒製的鏤空轉心瓶、雙連瓶、玲瓏轉頸瓶、仿商周古禮器(如尊、罍、彝和鼎)等同樣特別,異於前朝。乾隆在位六十年(另加兩年當太上皇)中,應以燒製各品種瓷瓶數量最多。附圖的青花五口扁瓶,身價雖然不及鏤空轉心瓶那種挖空心思與配合高度工藝技巧的設計,但本身亦是與別不同的珍稀品。

  其「五口」的造型,應源自宋代較常見的五管瓶(乃多管瓶之一種,與六管瓶齊名);尤以宋代龍泉窰(浙江為主)為多。五管,意喻「五穀豐登」(故龍泉窰瓶體有多級塔式)。管皆中空,大都與器身不相通。管向上直立,呈圓形或瓜棱形;四小管分別環繞中央瓶口(多附花鈕形蓋)。曾於上海博物館,得睹一件宋代白釉蓮花口六管瓶,器腹高大,與管卻互通。附圖的器型,衍化為扁瓶;一大四小瓶口則並排而列,而非環繞圓周;大大改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