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四十年前那個夏天/嚴 陽

時間:2016-07-13 03:15:49來源:大公網

  今年夏天出現了全國大範圍降雨,根據有關部門公布的統計數據,受到洪澇災害影響的地方已經超過了一千個縣,死亡人數達到三位數,失蹤人口近五十人,長江沿線的很多中小河流暴漲,鄱陽湖、洞庭湖、太湖等湖泊的水位上漲,一些城市因為排水不暢道路幾成河流,抗災形勢十分嚴峻。而我家鄉,一個長江入海口北岸的小城鎮,降水偏多,則是過去數年的主旋律:往年的冬春兩季,因為降水偏少,一些河塘往往會出現超低水位乃至乾涸的現象;但是,過去這兩三年,河塘均保持了相當高的水位。而到六月夏收夏種的季節,降水卻幾乎沒有中斷,以致今年的小麥出現了「黑穗」─赤黴病的情況。也因此,今年小麥的收購價比起往年來,幾乎打了個對折,只有六毛多一斤,讓種地的農民直搖頭:種田本來就不掙錢,今年則是虧大了。

  這樣嚴重的情況,在我的記憶中,過去幾十年只出現過一次,那是在四十年前,也就是一九七六年。為什麼對於那一次的相關記憶,我的印象相當深刻?那是因為那一年是我作為知識青年插隊農村的第一年;還因為那一年同時發生了很多重大事件,比如說唐山大地震等。

  我是在一九七六年的七月插隊下鄉的。那時候,麥收已經結束,新麥已經登場但卻不能食用─由於麥子生長的後期遭遇連天陰雨,得了嚴重的赤黴病,麥穗發黑,而患有赤黴病的麥子人固然不能食用,就是作為豬飼料給豬吃也不行─豬吃了會中毒與嘔吐。至於那些社員同志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的我已經不記得了;我記得比較清楚的是,據說這樣的小麥至少要放上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食用;此外,我還記得的是,即便是麥收過後,連綿的陰雨還沒有結束,至少延續到了八月份。而由於雨量遠超往年,那一年無論是城裏還是鄉下,大河小河乃至魚塘的水位極高,幾乎與地面打平。

  也就在那個時間,傳來了唐山大地震的消息。不過,那個年代的通訊遠沒有今天發達,人們獲得此類資訊的途徑又十分有限,所以,對於唐山大地震到底有多嚴重,造成了多大的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幾乎一無所知。我們知道的是,根據地震專家們的說法,我們這個長江入海口北岸的小城鎮也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也有可能發生地震。因此,地方政府積極組織了防震抗震工作。比如說,在城區相對空曠的地方,或者是居民院落中,搭建了很多簡易的防震棚,讓大家晚上在防震棚裏過夜。那時候因為農村家庭多數是泥牆草蓋,天生的防震結構,加之農民的生命意識似乎也不是那麼強烈,所以,沒有哪戶人家專門搭建此類臨時房屋的。而我們插隊知青,因為住的都是政府統一建築的紅磚洋瓦水泥檁條的知青小屋,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生產隊幫助我在知青小屋前面的田中央搭建了一間「柴木結構」的防震棚。

  這間防震棚相當低矮,屋頂幾乎緊貼着 我的蚊帳。外面的雨點擊打在屋頂上,我能 十分清晰地聽到滴答滴答的雨聲。又因為那 防震棚的屋頂僅有薄薄的一層農用塑膠薄膜 ,防雨效果欠佳,所以,卧鋪上有好些地方 是濕的。因為對於前途的迷茫,也因為眼前 這場綿綿陰雨什麼時候才是個頭一無所知, 所以,在那漆黑的晚上,我躺在防震棚裏, 真的有些心灰意懶。

  四十年過去了,今天的我已不再年輕,對於這世界的諸多變化,包括自然的與社會的早已淡然,知道這些都是「自然規律」;同時,也對於風雨過後必定會有彩霞與藍天非常了解與充滿信心。我深深知道的是,在這些災害面前,我們能夠做與應該做的就是坦然面對與認真反思:對於這一切,我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又該改變什麼。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