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古村鄉韻見小樊/五月牛

時間:2016-07-12 03:15:48來源:大公網

  到鄉間小遊,若是選被炒得名噪一時的地方,往往現代味浸潤的感覺太深,很難品味出鄉村古樸自然幽隱寧靜的韻味與靈性。夏天的雨季,我和幾位文友擇了個放晴的日子,結伴來到蘇北里下河水鄉的小樊村一遊,雖是半日慢踱,文友們卻在微信群裏不謀而合地生出感嘆:小樊是個養性之處,到這裏安個家吧!

  小樊的入村村道靜卧在兩邊汪汪的水田間,古樸雅致的原木色牌坊的兩根立柱上,一副對聯似是給來往過客對村子的古往今來作了一個無聲靈動的解說: 「六百春秋三垛熱土小樊莊小康佳境,二千堯舜四方建樹大家庭大晟詩章。」踱步在水鄉田間的村道上,三三兩兩的村民一邊嘮嗑着家長裏短,一邊精心地將一株株秧苗插入泥水裏。村裏王支書給我們細說着小樊村的古遠來歷:小樊村其名乃因傳說中的七仙女的丫鬟小樊在此長期生活而得,村裏的人們以樊姓居多,多少年了,小樊村就像一顆眨動着仙眼的星星被遺落在水鄉的寂寞中,直當氣勢不凡的新204國道從村邊躍然而過之時,小樊村這顆凡星才又找到飛向蒼穹的軌跡。

  沉浸在小樊村的往昔故事裏,我們不經意間已走過村子外風清氣爽的田野,一個古樸幽靜的原生態村莊正向我們迎面微笑。水鄉的村子自然離不開水網交叉的河道,小河從村裏蜿蜒繞流,農家的屋舍大多依河而建。村舍大都是小塊青磚加石灰砌牆,青黛色牆壁上那白石灰勾勒的縫隙宛若棉線緊繃的影跡;屋架皆以粗壯杉木作樑和桁條,就連椽子也是拿通圓的杉木棍一剖為二,再在椽子朝上的平面上鋪就一塊塊薄薄的青磚(鄉下人稱望磚),外層再蓋上一片片半弧形的青色小瓦,那片片小瓦相銜而接的狀態,頗有神話傳說裏龍鱗的神韻。其實,這種里下河水鄉的農家屋舍也大都是殷實人家的象徵,因為舊時水鄉人家想搞到青磚青瓦好辦,若要買到一套優質的純杉木屋架着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沿村頭下來就有一幢這種所謂殷實人家的屋舍,我們進去一瞧,但見一位老者正在琳琅滿目的生活小百貨間忙碌,一端已經褪色了的 「人民公社」字跡和紅五角星圖案依稀可見。一打聽,這裏原來是上世紀的供銷社,這番景象真讓我們這些已過半百的文友百感交集:那個年代,在我們這些鄉下娃兒的心裏,供銷社的經銷店簡直就是物質文明的代名詞啊!

  村街順着兩側農舍的門簷而延伸,我們走過村委會建於上世紀的小石橋,村街就向更深處伸展了。左側一戶農舍的榻子門讓我們頓生懷舊的感動,在里下河水鄉,這種用一塊塊長條形木板相拼而成的榻子門是由上下兩端的木槽來穩定的,大凡開有店舖的人家就必開有這種讓客人不入店堂,便可一覽全屋的店門。今日偶見榻子門,我們的感動又何只是懷舊,更多的是對這種舊時景物的珍視,榻子門正是小樊村歷史真實的一頁。

  告別榻子門,沒走多遠,我們被切割機沙沙的歡叫聲吸引住了,右側沿河邊上,一幢牆體貼了青綠色瓷磚的新房已初顯風姿,村裏王支書笑笑說: 「村民們現今建房對木材的需要不多了,對鋼材的需求增多了。但大家依然保留着村舍平房的主體格式,添加的是更加自然環保的調子。」我說道: 「古樸格局夾着環保氣息,這是小樊村生生不息的生機啊!」

  本是南北相向的村街因了河道的方向,又向東北方向斜伸出一條支街來。又是一座小橋,就在小橋西側坡道的南邊,晾曬在農舍門前的幾個木製的豆腐箱讓我頓然駐足,這就是我兒時極為熟悉的老豆腐箱子,說白了就是一種製作豆腐塊的木製模具,讓我記憶猶新的不是這種豆腐箱子,而是那種拿鹽鹵點製的燒漿老豆腐和老卜頁的誘人香味。如今工業化凝固劑製成的豆腐雖花樣百出名目繁多,卻怎麼也吃不出那種刻在腦子裏的味道。王支書一看我木木發呆的樣子,就知道我是被老豆腐鈎出了記憶裏的 「饞蟲」,他告訴我: 「小樊村的幾個豆腐坊都是以傳統方法來製作老豆腐和老卜頁,除了村裏人和本地人用黃豆兌換或購買,大多被捎到了外地城裏,雖是供不應求,但幾個開豆腐坊的人家一直堅持限量製作,保證了老豆腐和老卜頁的本色風味。」

  登上東西相向的小橋,傲立在村街邊的路燈杆忠誠地引導着前行者的方向。文友們集聚橋上小息,自由的扶着欄杆極目遠眺:小河兩岸的雜樹與綠草被水中嬉游的魚兒攪動得倒影綽綽,遠處河邊碼頭上洗衣的農家女更給這潺潺流水平添了一番靈動的視覺,她隱隱約約的動感身影是否就是傳說中那個七仙女的丫鬟小樊呢?生命的動感與水流的動態相互交融,這就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村落。

  我環目掃視,小橋東北不遠處用鐵皮圍成的集中堆放草垛讓我生奇,便問村支書: 「草還要集中堆垛?」他告訴我: 「這已是小樊村人多年的習慣,每年夏季和秋季的收割時節,村民們都自覺把自家的雜草運到這兒集中堆放,從未有人在田裏就地焚燒。」噢,我終於知曉:怪不得這小樊村的田野風清氣爽,村莊生態宜人,原來這都源自人們對自己家園的珍愛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