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地雷有約\李劍諸

時間:2016-07-09 03:15:38來源:大公網

  圖:譚克明編著《地雷有約》\網絡圖片

  美女同事她爹是解放軍總參謀部的,前不久贈一本新書名叫《地雷有約》,最近閒下來閱讀,長了不少見識。

  能夠把一顆地雷寫得洋洋灑灑、蔚為大觀,非得有深厚的理論、實踐和經驗積累不可。長年生活在和平時期,中國的現役軍人當中,在殺聲震天、硝煙瀰漫的戰場上體驗過生與死、血與火的,已經不多了。作者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槍林彈雨中闖過,對地雷的殺傷力有?不是紙上談兵的真切體驗。發生在一九七九年的自衛反擊戰戰爭(越南稱為「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國際上也有歷史學者稱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歷時僅二十八天,中國軍隊長驅直入越南北部逾一百公里,當中遭遇多少炮火,趟過多少地雷,只有當事人最清楚。

  由於作者長期在總參謀部從事軍事學術以及宣傳工作,再加上北大中文系和國防大學基本系的教育背景,所以能夠把這本國內迄今最全景式的「地雷知識的百科全書」寫得趣味盎然。小小地雷其實曾經牽動整個地球,聯合國把每年的四月四日定為「地雷日」,美麗但死於非命的英國王妃戴安娜還擔任過禁雷掃雷的形象大使,很多國家為不幸踩到地雷缺胳膊少腿的美女舉行選美活動,人類為大象裝上假肢。還有,我們都知道是中國發明了火藥,但真正把火藥發展為炸藥作現代軍事用途的是瑞典科學家諾貝爾,他一生擁有二百九十九種發明專利,其中一百二十九種發明與炸藥有關。很諷刺的是,剛好在這位「炸藥大王」離世一百年,一位名叫茱蒂.威廉斯(Jody Williams)的女士,因為推動國際禁雷運動拯救了無數生命,獲得以他命名的諾貝爾和平獎。

  地雷是一種價格低廉的防禦武器,世界上最早的制式化生產的防步兵地雷,誕生在一九○三年,由俄國研製成功。威力更大的反坦克地雷,則由德國人在一九一八年發明,其後地雷在戰爭中廣泛應用。一九七○年德國又發明火箭布雷系統,這種武器就像播種一樣大面積鋪撒,對敵軍和平民都產生巨大的心理震懾。

  在和平環境,地雷對人們來說似乎是遙遠的記憶,其實不然,去年八月,兩名韓國士兵在三八線被炸斷雙腿。作為《朝鮮停戰協定》的一部分,以三八線為界的朝鮮和韓國非軍事區在一九五三年設立,但南北朝鮮都在屬於自己的那一半及周邊埋下數十萬地雷,以防範潛入者。由於地雷數量太多,防不勝防,有時候野鹿都會踩到而引爆。更要命的是,由於洪水氾濫會導致以前埋下的地雷沖到下游或田野,造成村民、旅遊者和牲口的傷亡。例如在中國,電影《地雷戰》家喻戶曉,但很少人知道,在中國西南邊境有個叫沙仁寨的村莊,八十七個村民僅剩下七十八條腿……

  理論上,戰鬥停止了,戰爭也就結束了,但地雷這樣一種埋在地下的武器,並不是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就可以清理乾淨的,所以經常在和平時期給民眾帶來傷亡,這也是國際社會在一九九七年通過《禁雷公約》徹底禁止這類武器的原因,迄今全球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簽約,是聯合國成立以來推動的最重要的人道活動之一。在此之前,一百三十多個國家擁有殺傷性地雷。然而,在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哥倫比亞和緬甸等戰亂頻仍的地方,地雷仍然造成相當數量的人命傷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