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迷失的夏日「火焰山」/鄭家豪

時間:2016-07-08 03:15:49來源:大公網

  談起小食,難忘甜品「火焰山」。

  早些年,維多利亞公園對面有一家馬來餐廳,咖喱用重椰汁,合我所好,鐵板牛扒分量足,調出歐洲醬汁風味。

  值得回味的,還是餐後一款甜品「火焰山」。女兒和兩位外甥正當少年,喜歡吃新鮮刺激的東西,對「火焰山」着了迷,餐廳侍應見他們坐下,即過來招呼說:「火焰山,是不是?」

  這款原是雪糕的甜品,雪糕經火燒過,外形改變了,成一座冰山,隱隱發出藍光,口感也不一樣,雪糕而非雪糕,女兒更喜歡燃燒時刻的那份感覺。

  如今說起「火焰山」,年輕的沒有印象了,也沒聽說過,現在聽說起來頗為新鮮。

  「火焰山」的製作過程,首先做一個圓形蛋糕,用雪糕整個封住,再在雪糕上面堆上忌廉,外形似一座雪山,但尚未完全形成山巒起伏,然後灑上白蘭地酒,或酒精含量較高的果酒,主要工序完成。

  接下來是刺激觀感的時刻,侍應將雪山端上,當着客人拿火槍噴出火頭,點燃白蘭地酒,白色的雪糕和忌廉發出碧藍而又晶瑩的閃閃火光,製造出瑞士雪山放射點點藍光奇妙景象。

  雪糕上層的忌廉經酒精燃燒,出現帶點焦黃的薄薄一層,發出香濃焦奶味,如果用的是白蘭地,淡淡的一點酒香,若是果酒,則帶水果香味。   一座「火焰山」可以供四人享用,我家光顧這家餐廳,總會選「火焰山」為餐後甜品。或許「火焰山」是這家餐廳的特別製作,不易在別的餐廳找到,我們因而成為這家餐廳的常客。踏入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火焰山」從餐牌除下,不再供應,如今若有其他餐廳供應,將令我十分驚喜。

  早前,知道一家雪糕名店推出雪糕火鍋,將冰與火此兩種勢不相容的物質融合,滿足食客新鮮感,意念與「火焰山」相近。不過,雪糕火鍋其實是為食客提供一鍋朱古力,或是其他果醬,食客自助將雪糕放入火鍋,沾滿鍋中醬料,與芝士火鍋相近,卻不如「火焰山」充滿奇趣,口感也大不相同,我寧取「火焰山」。

  市面小食花樣百變,近些年品種逐漸減少,這一代年輕人欠口福了。

  誘人的小食,背後皆有師傅秘笈。但現在的小食採用行貨,向批發商買製成品,在檔口加熱,在旺角吃的與在銅鑼灣吃到的都是同一樣東西、同一樣味道。

  有口碑的小食,必有獨到的地方,以一條「油炸鬼」為例,現在的粥店、食檔賣的貨色差不多,如嚼麵粉,寡而沒味。我懷念灣仔天樂里側一家清真食檔的「油炸鬼」,師傅手藝與別不同,炸出來的「油炸鬼」入口香酥,幾經求教,師傅才透露一點秘訣,他在麵粉中加入南乳,掌握分量則是師傅自己有數,過多則濃,少則味淡,這一份香酥口感是南乳經油炸起變化而來。由此證明,有獨特手藝的師傅確實難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