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鄭豐(左起)、李志清、沈西城在簡介會上暢談香港武俠文學,分享他們與武俠文學之間的故事/大公報記者郭雨南攝
【大公報訊】記者郭雨南報道: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二十七屆香港書展傳媒簡介會昨日在貿發局議事廳舉行,《武俠世界》雜誌社長沈西城、被譽為「金庸御用插畫師」的畫家李志清及武俠小說作家鄭豐到會暢談香港武俠文學,分享他們與武俠文學之間的故事,並介紹將要於書展中舉辦的關於武俠文學的系列講座。
譯成外語流通海外
簡介會上鄭豐談及自己的作品被翻譯成外語,包括韓文版、泰文版等等,可以讓更多人讀到,且在創作過程中會加入中華文化元素。並提到通常她的作品都會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將這些故事再創作一個新的故事。
當被問及現在人們較少看武俠小說時,沈西城說:「這個問題還是要歸結於現在的小說好不好看,值不值得看,有沒有好的作家,就像電影一樣,有好片也有爛片。所以問題在於書,寫得好,自然有人看,能激起大家的興趣。」
八位武俠文學作家
沈西城亦介紹了武俠小說大師溫瑞安,溫瑞安出生於馬來西亞,被譽為新武俠四大宗師之一,其作品更被多次改編成電視劇及漫畫作品。是次書展溫瑞安也會主講講座,與現場書迷互動交流。
簡介會上還展出了將會於書展展示的部分展品,包括梁羽生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版的作品《萍?俠影錄》,金庸六十年代出版的作品《神鵰俠侶》,古龍七十年代刊登於《武俠小說周刊》的作品《鳳舞九天》等。此外還有武俠小說手稿,包括溫瑞安《少年四大名捕》、黃易的《大唐雙龍傳》等,以及相關的漫畫、李志清的繪畫作品等。
其中「筆生武藝——香港的武俠文學」展覽將介紹香港八位具代表性的武俠文學作家,按年代劃分,包括一九五○至七○年代的梁羽生、金庸、古龍、倪匡,八十年代的溫瑞安、黃易,以及一九九○至二○○○年的喬靖夫、鄭豐。
而「文壇俠聖——金庸與查良鏞」展覽將介紹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他在電影行業、報業的發展;這展覽還會展出金庸的手稿、親筆對聯、早年於《新晚報》、《明報》刊登的連載小說。
沈西城表示:「『筆生武藝——香港的武俠文學』、『文壇俠聖——金庸與查良鏞』展覽結合多媒體的武俠文學材料,讓參觀者從不同手稿、剪報中,以多角度欣賞這塊文壇瑰寶。」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二十七屆香港書展將於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關於講座及展覽詳情,可瀏覽:www.hkbookfa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