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再見》是蕭菲.紀蓮辭別舞蹈生涯的壓軸劇目 Bill Cooper攝
▲狀態飽滿的蕭菲.紀蓮演出《技.藝》\Bill Cooper攝
蜚聲國際的古巴裔芭蕾舞星卡洛斯.阿哥斯達(Carlos Acosta),兩年前宣布因感到已年屆四十一歲,將不再參演古典芭蕾劇目的演出;待完成二○一五年及二○一六年「告別古典芭蕾之旅」專場晚會(A Classical Farewell)的國內外巡迴演出後,便正式退出古典芭蕾的表演舞台,轉為參與當代及現代舞的演出。\劉玉華
「告別古典芭蕾之旅」自二○一六年五月至今,已先後在倫敦、修咸頓、索爾福特、諾定咸及伯明翰上演。六月底七月初阿哥斯達訪港公演三場,香港是亞洲區唯一搬演這台專場晚會的城市。這回,阿哥斯達聯同十位來自古巴國家芭蕾舞團及古巴卡馬圭芭蕾舞團的舞蹈員演出多段經典劇目的獨舞、雙人舞及折子舞選段。
然而,宣傳單張上列明這位號召力和吸引力跟雷里耶夫、巴尼舒里哥夫並駕齊驅的超級舞星,只會亮相其中的三個劇目。
新一代舞者大展身手
阿哥斯達在個人的「▉臉書/臉譜(Facebook)▉」(Facebook)上留言:「期待到香港去演出」,並同時轉載了六月二十一日在英文《南華早報》刊出的特稿,標題為:「卡洛斯.阿哥斯達謂自己經歷了長年累月日復日的痛楚,是時候讓觀眾看看新一代舞者大展身手」。他在內文明確表示:這台專場晚會不單單是一段接一段的舞蹈表演,也呈現了舞蹈員在排練室、後台準備演出前的情景,以便觀眾能察覺到舞者們幕後艱苦鍛煉所付出的努力。
這些年輕舞者剛開展他們的事業,而卡洛斯則快將結束他的古典芭蕾表演生涯。卡洛斯認為「告別古典芭蕾之旅」這台晚會帶有交接承傳的象徵意義,並非旨在提供機會讓人們前來欣賞他最後一次的表演。他期望這台表演能呈現將來的景況,而不是緬懷過去。
站在觀眾的立場而言,能親睹阿哥斯達在台上的丰采,確是機會難逢。一方面,整晚的演出,他只現身三段舞蹈,實在難以滿足本地舞迷長年引頸以待渴望體會他獨特的舞台魅力。另一方面,隨阿哥斯達同行抵港的四男六女古巴舞蹈員,想必具備專業的高水準舞技造詣。記憶所及,古巴的芭蕾舞者鮮有在本港舞台一展舞功,正好趁機一窺當今古巴的芭蕾水平。權衡得失比重,這台專場芭蕾舞演出,仍教大家滿懷期待。
舞蹈小子在舞中尋夢
阿哥斯達驚鴻一瞥地現身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舞台,早已有前科。據資料顯示,他曾於二○○五年十一月初情迷拉丁藝術節舉行期間,夥同一班古巴舞者與樂師臨港公演以其個人從窮小子變身芭蕾舞巨星的經歷為題材,自編自演的舞劇《舞出新天地》(Tocororo – A Cuban Tale)。阿哥斯達更在「演後藝人談」中現身座談會,跟舞迷對話。
事隔逾十載,他當年同樣只是蜻蜓點水式地在劇中展露了三兩下身手;那次演出又不是古典芭蕾舞劇,他的表演有否在觀眾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實在成疑。
對於現今的舞迷來說,能在港看到匆匆現身的阿哥斯達飛躍舞台,總比跟另一位譽滿全球的舞壇天后蕭菲.紀蓮(又譯作希薇.紀蓮Sylvie Guillem)的全球告別演出《生命不息》(Life in Progress)擦身而過,無緣觀賞她辭別舞台的最後演出,來得踏實。
《生命不息》世界巡演,是去年年屆五十歲的蕭菲.紀蓮正式退出舞台的謝幕演出。自二○一五年在倫敦、伯明翰及愛丁堡推出後,又到訪紐約。亞洲區方面,日本的東京、廣島、名古屋、橫濱、福岡……等多個城市,再加上新加坡、北京和上海,都是這位法裔傳奇舞星的停留站。
事實上,她去年十二月在上野東京文化會館便連演了五場《生命不息》,更同台加演東京芭蕾舞團額外兩個現代舞作品。完成所有演出場次後,蕭菲.紀蓮二○一六年起瀟灑地抖落三十九年來舞台生活蓋在一己身上的熠熠星輝,回歸平常,以便反思其往後的人生取向。
猶記去年我趕及飛赴上海,觀看蕭菲.紀蓮十月十八日在上海文化廣場的《生命不息》專場表演,總算是見證了她的「絕舞」身影!
整晚選演的四個舞蹈皆為蕭菲十分敬重並曾多次與之合作的傑出當代編舞家創作的短篇作品。
事實上,蕭菲早於三十八歲時已改為以演出現代舞延續其舞蹈生涯。她挑選阿庫.漢姆(又譯作艾甘.漢,Akram Khan)、羅素.馬列芬特(Russell Maliphant)、麥斯.艾克(又譯作馬茲.艾克Mats Ek)及威廉.科西(又譯作威廉.弗賽斯William Forsythe)編排的新舊舞作組成《生命不息》這台告別演出。除了向編舞家致敬外,也展示了她放眼未來,往前展望的心態。她不願意重複自己過去的藝術成就,她要向觀眾呈現生命是一連續進行的過程,正如《生命不息》的英文名稱那樣。蕭菲認為,最終回的舞台表演毋須回顧過去,沒有傷感;只求聚焦當下,放眼將來。
是夜,年已半百的蕭菲,依舊狀態飽滿。她共演繹三個舞作:開場的《技.藝》(Techne)及壓軸的《再見》(Bye)兩個獨舞,還有她和意大利女舞者合跳的《在這.之後》(Here and After)。台上的蕭菲,肢體動律收放自如,能量充沛,亮相姿態與舞姿形態富強烈節奏感,▉台風/颱風▉魅力依樣教人心動。
卡洛斯.阿哥斯達與蕭菲.紀蓮同是公認的世紀舞蹈奇才,他們各自選取其舞蹈生涯不同階段的演出節目,組合成專場晚會向觀眾道別,藉以呈現本身獨一無二的舞▉台風/颱風▉範。無論是否卡洛斯或蕭菲的忠實「粉絲」,只要見到他們在台上現身,便能即時感受到兩人儼如磁力般強勁的藝術魅力。
作者按:蕭菲.紀蓮曾於二○○七年香港藝術節期間,跟艾甘.漢在文化中心大劇院聯手演出《聖獸舞姬》(Sacred Monster)。
此外,蕭菲.紀蓮演出麥斯.艾克編舞的《再見》及卡洛斯.阿哥斯達剛於去年十一月為英▉國皇/國王▉家芭蕾團自編自演的舞劇《卡門》,均已被攝製成鐳影/藍光影碟。大家可到影音店搜購,便可安坐家中細意欣賞他們精彩的表演,彌補未能到現場觀舞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