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詩集早佚,但現存作品仍有近三十首之多。劉勰讚許他多才而「英采雲構」,《南史》則指由於孝武好文,「天下悉以文采相尚,莫以專經為業」。鍾嶸《詩品》列孝武入下品,稱其詩「雕文織綵,過為精密」而「見稱輕巧」。實際上,孝武若干山水詩風格頗近謝靈運,而字雕句琢又類顏延之,故鍾嶸「精密」之批評,原因大概在此。
或許出於家族傳統,孝武也喜好「俚俗」的樂府,故與幕僚鮑照非常投契。孝武還嘗試製作新樂府,最著名者當推《自君之出矣》。此詩出自東漢徐幹的《室思》,原詩五章,第三章雲: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無有窮已時。
孝武將此章截出而模仿之,其作曰:
自君之出矣,金翠黯無精。
思君如日月,回還晝夜生。
首句不變,次句描寫眼前景象,三句以思君設喻,尾句則為三句之闡發。看了徐幹的流水之喻,讀者大約已可猜出下句內容;而孝武的日月之喻,驟看卻令人茫然,必須讀畢尾句才豁然大悟。沈德潛稱其「巧思」,鍾嶸稱其「精密」,此蓋一證。沈德潛又說:「宋人詩日流於弱,古之終而律之始也。」孝武《自君之出矣》,四句已皆為律句。且此詩原截自徐幹古詩,絕句者,截句也,其意自明。
至於明帝存詩十首,皆為雅頌之作。值得注意的是《白紵篇大雅》,把七言民歌用於廟堂之樂,雅俗合流,尤見一斑。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