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邂逅江棟良先生幼子之華,他知沈寂是我過房姐夫,就快遞一冊沈寂為其父所編的《江棟良百歲誕辰紀念畫集》。翻開上海人美出版的這本封面朱紅底色燙金題名的沉甸甸畫集,這位「無聞畫家」豈能默默無聞?
沈寂的成名作《盜馬賊》發表於七十多年前,而為這位初出茅廬青年小說家配精美插圖的江棟良已經成名成家的了。江先生生於姑蘇、長於滬瀆。棟良生活在上海灘各階層千萬市民之中,他的生花畫筆繪出了上海風景、上海風情和上海氣派。早在一九三六年坐落上海市中心「大馬路」的大新公司(今中百一店)四樓舉行的漫畫展覽會上,作為一個漫畫粉絲的初中生沈寂就早聞其大名了。江氏漫畫以人物為主,有官僚、聞人、下台軍閥、資本家、中產階級、老闆、小開、大亨、洋商、暴發戶、新貴、二房東、文化人、教師、職員、工人、巡捕、流氓,女的則有貴夫人、姨太太、少奶奶、千金小姐、電影明星、小家碧玉、舞女、妓女,以及三教九流等等。這些人物的活動背景,有南京路、外灘、大旅館、咖啡廳、跑馬場、跳舞廳、游泳池、妓院、燕子窩以及遊樂場。如此能夠把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一一具體而又傳神地勾描出來的畫家,實在少之又少,可謂鳳毛麟角。
他又是電影片場裏的「不速之客」,其所過目的導演和明星就能不忘,耳聞的一句半語就能構思,然後信筆畫來維妙維肖,胡蝶、阮玲玉、李麗華、周璇、黎莉莉、陳雲裳、趙丹、韓蘭根、蔡楚生、卜萬蒼、方沛霖、李萍倩、袁牧之……無不栩栩如生、註釋奇趣。誠如「過來之人」沈寂客觀評論:「至今為止還沒有一位畫家能將三四十年代中國著名電影明星的群像留下畫像。江棟良為獨一無二,無與倫比。」
要不是紀念畫集的主編沈寂見多識廣,要不是顧問汪觀清、編委吳承惠諸君與他長期往來、知根知底、莫逆之交,江老先生那擅長用筆隨意、儒雅風範、功夫在筆外的「大寫意簡筆畫仕女圖」,以及解放後他轉型連環畫創作時,古今中外題材均能駕馭,精品佳作迭出,而且成為行內公認的「多面手、全能型畫家」,我們這些尋常百姓豈能有幸「忽然聞達、如獲珍寶」!
這本紀念畫冊編得很艱辛,由於「文革」十年浩劫,不要說江棟良早年的漫畫創作原稿和所編抗日漫畫報刊難以尋覓,就是解放後的眾多連環畫本也不易收全,所以前後花了三年多時間。值得一提是他應摯友龔之方之邀,一起為香港《文匯報》創作《上海小景》,自一九七九年開始,每天一文一圖,描寫上海在改革開放後的各方各面的新事物、新氣象和新問題。一發不可收拾,竟達一千七百多篇,圖文並茂。當年龔老作文署名「鞏其」,江老配圖筆名「薛菲」。那時他年已逾古稀、體弱多病,這是他一生中最傑出的漫畫,也是最後的絕筆。這是上海美術界的驕傲,也是應該寫入中國美術青史的啊。漫畫改革開放新上海如此赫赫有功,最終顯示出了江棟良先生愛國愛滬的高風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