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這方水土養這方人/小 冰

時間:2016-06-29 03:15:48來源:大公網

  護士看我沒事,便出去了。我沒喝那冰水,不敢冒險,中國人嘛!

  沒有補充能量,我開始感到又冷又餓,越來越冷,越來越餓。就在我欲求助之時,我的台灣朋友XXB和她的先生聞訊趕來。他們進來打了個招呼,還沒有來得及聽我回覆,XXB就轉身到隔壁房間,抱來一床厚厚的被子蓋在我身上,一邊蓋一邊說「中國人,還是暖和一點」。應我所求,她又去生活間,用微波爐搞了點滾水。喝了熱水,我溫暖起來,身心雙向的溫暖。

  因為先生不在家,在我的要求下,Cline讓我多住一兩天院。否則,第二天就該回家了。保險公司追得緊,經常派人到醫院檢查,「這個為什麼還不出院」,「那個為何還住着」。

  產婦一人一房,按他們的觀念,永遠不會把兩個女人或兩個男人安排在一個房間,為什麼,你懂的!房間設施現代化,環境愉快宜人。我最滿意的是一日三餐,餐單太豐富了,想吃啥吃啥。我認真研究,從頭盤沙律,到大魚大肉,再到餐後甜點,冷的熱的,你點多少他們送多少,不用客氣。還有雪糕呢,也在可選範疇!

  「這個餐單是專門給產婦設計的嗎?」我問護士。「不是,適合於任何人,包括產婦。」護士回答。「產婦也可以吃雪糕嗎?」我又問。「為什麼不可以。」她若有所思地回答,像是在思考這個中國女人怎麼問這種古怪的問題。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吃慣了家鄉的五穀雜糧,按照家鄉的習性過日子。出來了,把口味改一改,改得與當地人一致,是可以接受的。然而,當大是大非來臨,態度大變。這,就叫文化差異吧!

  傳統的中國女人,是自律的女人,遇事寧願自己忍忍,也不打擾別人。美國女人則反之,她們有事直說。

  布萊根婦女醫院的新生兒護理無可挑剔,護士與家長溝通良好,他們隨時向家長匯報孩子的情況,建議家長頻繁到嬰兒室看望孩子。記得小女兒出生後的三個輪班護士是Stacy、Tricia、Ann。第一天晚上,Stacy打電話到我病房,說:「小冰,你好嗎?我是Joy的護士。」「你好,Stacy。」我說。「你不想女兒嗎?」她又說。「挺想的啊!」「那你怎麼不來看她,或打電話問問情況?」「哎呀,真謝謝你先打電話!」我感到欣喜和意外。「小冰,你想聽聽Joy的情況嗎?現在說話方便嗎?」「很方便的,請講。」我巴不得。

  Stacy詳細描述女兒的情況,吃了多少,睡了多久,是否已經第一次大小便。還說:「她文靜溫和,不怎麼吵鬧,真羨慕你有這麼乖的女兒啊!」匯報完畢,又和我閒聊,拉近感情。

  「如果你想女兒了,就來看她,如果不想走動,就給我們打電話。」她最後囑咐道。

  我讚賞美國人隨和大氣的性格。與Stacy交流的情況,縮短了我們之間的距離,我消除了顧慮,消除了一個中國女人克己求全的顧慮。

  晚上,朋友Tricia又來看我,我告訴她Stacy來電的情況,她聽後說:「你幹嘛要客氣,美國媽媽們是不客氣的,頻繁去電話打擾護士,隨時進出嬰兒房看孩子。當媽媽的權利,人之常情,理所當然。」

  「不要克制自己,你若不主動,人家還以為你不關心孩子呢!哪有這種客氣法?」她一半批評一半指導地說。

   (哈佛散記之十一,逢星期三刊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