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鹽野七生的「文藝復興故事系列」,看到有趣的一段,美第奇家族的洛倫佐與父親為其選擇的羅馬貴族奧爾西尼家族的小姐聯姻,慶賀儀式從比武大賽開始,頗有獨特的為洛倫佐最後的單身時光增添光彩的意味。一番象徵意義的打鬥之後洛倫佐從傳聞與之有染的多納蒂家族的盧克雷齊婭手中接過了鮮花編成的花冠。
而昨日定陵回來,查看明神宗的資料,偶爾看到對於神宗孝端顯皇后王氏的評價,謂其性格寬厚溫和,伺候皇太后用心,對於非親生的太子、後來的光宗朱常洛愛護備至,對鄭貴妃的爭寵從不計較,「性端謹」,「以慈孝稱」。
兩相比較,發現古代東西方似乎對於婚姻和愛情的態度都有?理性的認識:婚姻是政治的需要、利益的互補,至少也是同等貴族地位的家庭之間的結合,而情愛則似乎從來就沒有離開過美貌、才能、激情這些詞語。婚姻更像是一份工作,是尋找人生的合夥人,而愛情的定義是模糊的,有說是荷爾蒙的作用,有說是靈魂的召喚。
拋卻那些情人逆襲成功的故事,這樣明確的分工倒是古人的智慧,而現代人將愛情與婚姻混為一談,或許可以理解為社會原子化之後家族力量對於個人成功的影響力越來越小的結果。但無論如何婚姻一開始就包含?責任而情愛則走不出時間的魔咒。
說?七年之癢的,或許從一開始就誤解了婚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