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消夏酸梅湯\李丹崖

時間:2016-06-28 03:15:52來源:大公網

  聰明的人,總能根據天氣的情況,遴選不同吃食的讀物。譬如,數九寒冬,你應該讀的就是「紅泥小火爐」,而三伏天,你應該讀的當然不是火鍋,否則,看上兩眼就額頭蹦汗。

  仲夏,正是燠熱天氣,我在書房裏讀梁實秋的《酸梅湯和糖葫蘆》,心境就格外清爽,看他對信遠齋所製酸梅湯的描述,把那些文字大聲讀出來,真是齒頰生香──「他的酸梅湯的成功秘訣,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濃而釅。上口冰涼,甜酸適度,含在嘴裏如品純醪,捨不得下嚥。」

  文人大多是吃貨,梁實秋專門向信遠齋的師傅請教酸梅湯的做法,然而始終不得要領,做出來的味道總不能和信遠齋的相比。梁實秋問信遠齋的蕭掌櫃,酸梅湯還有別的製作技巧不?蕭掌櫃笑?對梁先生說:「請您過來喝,別自己費事了。」

  我能想到梁實秋先生趴在冰鎮桶前品咂酸梅湯的場景,穿長衫的梁先生對?一杯味濃而釅的酸梅湯喝得入神,他甚至想?用酸梅湯打敗舶來品「可口可樂」,然而始終未能如願。這種不能批量化生產的酸梅湯反倒愈加顯出它的珍貴來。

  前不久,再去烏鎮。買了票,一門心思往景區深處走,兩側的小橋流水都被我忽略了,心裏裝?的是一杯烏鎮的酸梅湯。烏鎮不叫酸梅湯,而是喊它「烏梅汁」,烏,是因為烏鎮的緣故,取其形象識別的切合度,汁,說的是它的濃度和「零添加」。加之用頗具民國氣息的杯子裝起來,上面是手繪的旗袍名媛,儼然有了穿越之感。

  烏鎮的酸梅湯應該就是梁實秋在北京所飲的那種「味濃而釅」,氣味香甜,味道醇厚,老闆說,他們都是煮出來的,不像別處,多用酸梅湯粉加水來沖,只有一股工業氣息,飲畢,胃部會反酸。

  這話我信,烏鎮的大街小巷,尤其是沿河的小店裏,多有兜售烏梅的商家,那些烏梅紫黑的臉膛,顆粒飽滿地被碼在籃子裏,等待?全國各地的遊客把它們帶走。我多次購買過這裏的烏梅,買回去,從小店順捎一些冰水,洗淨了,用冰水濾上兩遍,再吃,異常清爽可口,是烏鎮消夏的必需品。

  在我的故鄉皖北,消夏也喝酸梅湯,只不過是飲品店裏冰鎮的那種,不知道是不是烏梅煮出來的,我喜歡配一些豌豆糕來吃,味道也不錯。然而,許多東西,都是初次吃過的地點最難忘,我相信您也深有體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